營造業的缺工,只要增加移工就能解決嗎?
據媒體報導,9月20號內政部次長花敬群20日受訪表示,國內營造業缺工問題嚴重,需要更多外籍移工協助,除降低營造成本,也能避免房價上升壓力。
勞動部29日將召開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會議,內政部提案建議開放樓地板面積2萬平方公尺或基地面積5,000平方公尺以上,也就是規模100億元以上一般住宅、商辦大樓建案可進用外籍移工,調整後可增加進用境外移工數上看3,000名。
營造業缺工的問題一直都在,我們也一直都在引進營造移工。但是,也因為一直都是針對大型公共工程跟民間廠辦的興建設定門檻,只有那些大型工程公司跟工業大戶業主可以享有依靠移工降低成本的特權。
一般住宅建設業以及中小型營造工程公司,在現行法規上完全被禁止採用移工進場作業,不但如此,還遭到移民署嚴格的監視,一旦沒注意到而有所謂非法移工混人工地打工,這些中小營造業還要被處以動輒十萬以上的罰鍰。
2020年年初以來,建築營造工程的包工價格,平均上漲了三到五成,僅僅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人工成本上的這種漲幅,是筆者從業二十幾年所從未見過的情景。主要的原因是:
1. 本來就已經長期缺工了。
2. 台商回台投資爆量,各工業區廠辦案件暴增。
3. 都更案件,尤其是危老都更開始發酵,案件量逐漸增加。
4. 資金潮創造了一波股市榮景,也帶動了房價,加上雙北地區數個重劃區進入開案高峰,建商的推案量也開始加溫。
5. 公共工程政策公宅進入施工高峰期。
就是這樣,整個台灣建築營造業在公私領域、住宅與廠辦領域的工程案量全面增加。這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營造工資劇烈上漲的主因。當然,所有的業主,營造公司也全面面臨成本巨幅上漲的危機。大家都沒想到,榮景背後其實是虧損的風險。可以想見,去年發包的公宅工程,若尚未完工,則在原有發包價已經請不起現在的工人師傅下,可能面臨缺工與進度遲延。或是追加價格給工班趕工,卻得不到僵化的工程部門給予追加補貼,因而面臨罰款與虧損的雙重夾擊。然後還會被社會大眾誤會賺翻了!
民間企業的工地現況也一樣,兩年前購地,去年預售並編列工程預算的案件,今年一開工就面臨發包價格超支預算,以及就算發包也一樣欠缺工人作業而進度緩慢的窘境,連上市大公司也不例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是系統失靈的狀態,就跟十數年前雷神巧克力造成大搶購缺貨的情況類似,而結果是當產能增加之後又面臨了生產過剩的窘境。我們的移工開放政策,會不會也有一樣的結果?答案幾乎是肯定的。我們可以想見,短期間大量開放移工進來,雖然立即緩解了工人的不足,但是當這一波不正常也很難見到的需求高峰過去之後,移工一定會過剩。過剩的結果是什麼?就是手上握有移工資源的工程分包商在營造市場上削價競爭,擠壓本地勞工的收入。
目前台灣本地的營造業勞工確實正在經歷一波許久未見的榮景,他們站在自己的利益,不願現在突然有跑進來壓低他們收入的廉價移工跟他們競爭。但是,站在全國經濟動能的立場來看,時間就是金錢,這個時候,營造業的施工進度與經濟成長可以説緊密的掛勾著。看來似乎是應該為了經濟成長,而犧牲營造勞工好不容易盼到的春天。但,真的是這樣嗎?
營造業的工作,雖然有許多大型機械,但是在建築工程領域裡,依然高度依賴著人力,除了工程師以外,還有分技術工與粗工。技術工是指能夠閱讀工程圖,可以將材料精確正確的在現場安裝或加工的具有一定工藝能力的師傅級勞動力。這部分台灣普遍面臨人力斷層,青黃不接與人力老化的狀態。原因是勞力與風險跟收入不成比例,願意入行學藝的誘因低而欠缺學徒與技術逐漸流失。技術人力逐年凋零已經有二十年以上了。
粗工部分,則屬於純勞力,主要是當技術工的助手,工地的清潔打掃或是物料的移動搬運等工作,進入門檻較低,只要健康且願意忍受勞力上的負擔即可,重點是不需要長期培訓學藝即可上線作業。政府開放進入的大多是這一類的非技術粗工。而這種移工雖然也屬於必要且欠缺的勞動力之一,但對於工程進度的貢獻有限。如果要期待大量的非技術移工的引進來壓低營造成本,應該是有限的。因為真正核心的勞動需求是技術勞工,是經過一段時間訓練跟培養經驗的,具有相當工藝水準的勞動力。
當移工不是專業技術工,那對於台灣營造業的勞動力欠缺,只會是雪上加霜而已。尤其是模板木工,鋼筋綁紮工,泥作工,石材工,金屬鐵作工跟油漆工等,都需要長時間訓練的手藝,才可能讓工地的進度推進。目前這些工都很難搶得到,加工資都不一定有人來。
政府官僚只想快速解決公共工程進度緩慢,發包不出去的困境。沒在思考營造業長期的工作人員的培養與就業。這一波缺工主要是廠辦案件暴增帶起來的,加上公共工程,都與聲量較大的營造業或是工業大廠的業主有關,而他們的需求就是補充工人數量跟壓低成本,避免延遲罰款跟虧損。工程品質跟手藝不是他們在乎的重點。而災難可能是,短期間大量的輸入非技術性移工後,這些移工在接受了非完整訓練的工程經驗後,必然進入本地的營造市場裡跟本地勞工在價格上競爭,競爭的結果很可能是劣幣驅逐良幣。本地勞工的價格再度被壓低,新人入行學藝的誘因又繼續消失,技術工藝與老化的現象繼續惡化。然後是技術倒退,工程品質也跟著退步惡化,呈現反淘汰,惡行的系統性循環。長期來說,將會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風險跟地雷。
目前的狀況,以系統性思考來看,就是到處存在的缺工訊息,形成了真的供給不足的過度認知,而這種認知下,很可能讓政府作出錯誤決策。缺工訊號的顯現跟補足勞動力之間是需要時間的,由於過去的準備跟計畫不足,才造成這種突然性的需求暴增,以及無法立即補足勞動力的情況。關鍵在時間,如果缺的只是簡單的人力,那最佳解是大量引入移工,不管他們是否具備合格的技術水準。而且在需求過後可以立即請他們回家。然而,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技術力才是真正的關鍵需求,而且也無法讓移工即來即去。如果要重新培育技術勞工,利用目前的高工資誘因,等待新入行的學徒變成師傅,時間上也緩不濟急。怎麼辦才好?
筆者認為,引進移工是需要的,但應該以在國外招募技術勞工才是正確的做法。要有相當技術資歷跟能力才能進來。一來可以緩解缺工。二來促進工藝交流與技術競爭。三來比較不會拉低本地工資,因為靠的是生產力跟技術的競爭,而不是體力與價格。
我國對待移工的環境愈來愈友善,而營造業跟加工外銷產業不一樣,是單純的內需,而且是為了支持外銷產業的內需。本地勞工跟技術的保護跟培養,應該跟經濟發展的機會一起衡量。仔細的規劃與吸收國際上有價值的勞動力進來活化我國的營造勞動市場。而且必須大小企業與工程案件一律適用相同的聘用移工條件。才能對整體營造內需產業形成真正的刺激跟動力,否則只會形成特權階級的尋租工具,也避免對這行業形成不公平競爭。
至於,如何改變現有引進移工制度,以篩選技術性勞工進來,又是另一個題目了,也非筆者所長,就不野人獻曝了!
*作者為土木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