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謹摘要略述該份特別報告值得我國決策參考之重點。
再生能源係因應氣候變遷的關鍵條件
首先,「經濟學人」描繪出了因應氣候變遷所賴再生能源政策的關鍵地位,也讓決策者能跳出抽象的氣候政治道德訴求,更精確地去思考;當初級能源市場結構、油價、能源科技、再生能源的發展均已深入影響國際經貿、社會與民生時,地緣政治的版圖已將隨之轉變,從而氣候政策的考量是否也應有所調整?這些觀察對於一直受困於淺碟型出口導向經濟、長期依賴高排碳科技產業,且始終在氣候變遷政策上躊躇不前的台灣而言,這種思考值得重視。
去化石燃料趨勢已然成形
首先,「經濟學人」指出了一個量化的重大趨勢---去化石燃料的趨勢。自新冠肺炎(COVID-19)發生以來,石油需求已下跌1/5,油價也崩盤,以大約每桶40美元的價格趨勢來看,距離沙烏地阿拉伯這種產油國維持國家支出平衡所賴的每桶70-80美元差距甚大。「經濟學人」認為,回到過去已不太可能(unlikely)
相對於此,美國已成為當前最大能源生產國,這也大大的改變了美國在地緣政治上的戰略思考,讓美國從在1970年代的介入中東以穩定石油供給,到現在已能掌握石油市場而更積極對於伊朗、委內瑞拉及俄羅斯施壓;這種地緣政治的改變讓川普總統堅信,讓美國不必再依賴外國能源供給是他的一大功績,相對者,強調改變化石燃料結構來減碳的訴求也自然難以為他所接受。
但是「經濟學人」很深刻的指出了有三大發展趨勢將嚴重弱化川普的期待;其一,是當前國際能源產業傾向認為,未來缺少的將是化石能源需求而非供給,是以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British Petroleum(BP)已漸漸轉型為複合能源公司,並提供多種的能源與再生能源的組合,並宣布將推動碳中和策略,因化石燃料的供給已到達峰值(Peak);至於這個趨勢乃源自於第二個趨勢,即大多數的國家相信,為解決氣候的問題,減少化石燃料的依賴已屬必要;同樣的,這兩個趨勢也帶動了第三個趨勢:電動化(Electrification)。很顯然的,若這三大趨勢已然成形,那麼川普的堅持將變得沒有太大意義。
此外,這個電動化的趨勢將開啟由太陽能、風能或其他再生能源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作法,簡化化石燃料經由燃燒釋出熱能再產出電能的程序,也減少排碳。依據British Petroleum(BP)的研究,這個去碳的電動化趨勢將由在2018的1/5占比提升到2050年的略高於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