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這幾年投資嚴重不足是經濟與產業成長受限的最重要原因。台灣經濟在嚴重缺乏民間投資的情形下,很難突破困境、脫胎換骨。蔡政府最近雖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但這些建設大部分都無法帶動民間的投資。政府應針對目前台灣的狀況即可運用的資源,未來的經建計畫、產業發展與社會需求,找出民間可投資的產業,並加強中央與地方的連結與合作,建立可吸引民間資金的機制,以開創內需產業,突破經濟困境。
最近教育部評估未來兩年內國內大學新生將驟減3萬人,可能造成數千名大專教師失業,希望能及早協助他們轉業。此外,最近幾年台灣的大學畢業生過多,年輕人失業率越來越高,尤其是文史、藝術、影劇與傳播科系的畢業生更難找到適當的工作,國家浪費了甚多人力資源。這些都是國家非常珍貴的人力資源。對此,蔡政府宜配合十二年國教的實施,建構可行的大學文史、藝術與傳播科系教師轉任中小學老師,以及甄選文化教師與培訓地方文化專才之機制,以充實基礎文化教育與社區營造的藝文教師資源。
民間最能響應投資的應是具有地方特色,跟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創產業,但目前中央與地方政府都無專業平台整合與協助這些年輕人與藝文人士,以致無法讓這些較有文化思維的人,投入地方文創新興經濟,發揮更大的產值。值此台灣遭遇到經濟發展瓶頸,青年失業問題日益嚴重之際,蔡總統如能仿效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羅斯福總統所推動的「以文化創建經濟」大戰略,針對目前年輕人失業及未來2千名大學教師將失去工作之情況,配合12年國教的推動,以提升國民文化素養、打造文化經濟的思維,建立一個可充分利用全台文史、藝術、傳播等人力資源,加強文化教育、紮實發展文化產業的機制,號召全國藝文人才以及即將失業的大專文史老師,一起參與全國各地的文化建設及落實美學教育,加強社區營造,不僅可解決年輕人失業問題,發展地方文化經濟,打造厚實的在地文化產業,並可提升國民的文化素養與生活品質,建構台灣為世界級的文化大國。
此外,蔡政府正在積極規劃長照與5大創新產業,以配合社會的需求及推動台灣產業轉型,也應運用這些經建計畫,與地方政府合作,建構吸引民間投資的平台。有關方案闡述如後。
一、以文化創建經濟:
(一)設立地方文化發展培訓營,培養專業人才:
為解決青年就業問題,加強民眾的美學素養與文史教育,落實地方社區營造,發展在地文化經濟,蔡政府應責成文化部資助各地方政府視當地的文化條件與經濟發展情況,酌情成立「地方文化發展培訓營」,由地方政府委請文化發展顧問成立專責機構,督辦各項學習、訓練課程,俾能以較為獨立、專業的方式,號召旅居外地的年輕人返鄉就業,培育他們為地方文化種子,帶動各鄉鎮區鄰里的文化發展以及推動文創產業,打造厚實的在地文化經濟。地方政府可透過當地文化基金會、藝文界、教育界、公共企業、旅居外地的鄉親與各界人士之捐助與資金募集,及地方政府的預算編列與中央之補助,成立該文化發展培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