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中共有資格紀念對日抗戰嗎?

2020-10-11 07:20

? 人氣

很多人會認為,對抗戰英烈相關遺跡的破壞發生在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時代。文革時代的大陸陷入瘋狂狀態,不要提「國民黨反動派」了,就連古代中國的三皇五帝還有中共內部的所謂「黨內走資派」都在批鬥範圍內,甚至也遭到鞭屍的待遇。既然文革針對的範圍如此之廣,破壞也如此之大,似乎沒有理由說破壞都是針對著抗日國軍而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更何況紅衛兵本來就是由青年學子自發組織起來,並不隸屬於中共官方或者軍方直接指揮,內部還有關係錯綜複雜且彼此敵對的不同派系,看起來更像是暴民組織。所以改革開放後,中共當局可以四兩撥千金的將破壞抗日英烈公墓的罪責推給紅衛兵,表示一切悲劇都不是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中國共產黨官方的既定政策。

可是根據《歷雨迎鋒:國軍抗戰紀念碑考》的研究,對國軍抗日英烈公墓的破壞並沒有等到文化大革命爆發時才開始,而是早從50年代初期開始就成為了中共官方的既定政策,名為清除「國民黨反動派遺跡」。

而在筆者看來,中共之所以要摧毀與中華民國國軍相關的遺跡,不僅是因為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仍無時無刻在挑戰「新中國」的合法性,大陸內部也還有上百萬的反共游擊隊存在。而在中共參加韓戰之後,活躍於大陸沿海、西南邊境地區和東北的反共游擊隊開始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支持,更是令北京當局芒刺在背。尤其是在滇緬邊區活動的雲南反共救國軍,歷史淵源又大多可追溯至抗戰末期與英美盟軍並肩作戰的中國遠征軍。他們因為參加過對日作戰的歷史,不只更容易獲得美國盟友的武裝訓練,而且在雲南也更受當地群眾歡迎。

畢竟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以來,只有雲南民眾親眼目睹到國軍將士把日本侵略者驅逐出國土的畫面,自然讓他們對國民政府有著比其他省份民眾更高的向心力。其中李彌將軍領導的陸軍第8軍,就是參加過二戰滇緬大反攻的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下屬單位,也是後來組成雲南反共救國軍的主力部隊,他們能躲避共軍追捕撤退到緬甸,自然是少不了雲南百姓的幫助。

所以位於李彌故鄉騰衝的第20集團軍克復騰衝陣亡將士公墓,即今天的騰衝國殤墓園,自50年代初期就是中共推行清除「國民黨反動派遺跡」的重點對象。徐全在《歷雨迎鋒:國軍抗戰紀念碑考》引用大陸史料指出:「墓園遭受到毀滅性破壞:數千陣亡軍人的墓碑、墓穴被毀,骨灰被翻出丟棄;第20集團軍紀念塔被炸毀,斷裂為數截,存放於豬廐。包括忠烈祠內的所有石碑文字被鑿毀。殘破的石碑被用於建築物之石階、石料。」

第20集團軍克復騰衝陣亡將士公墓到底如何被毀?據筆者所知,來自對岸的史料提供了好幾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指解放軍從50年代起接管了公墓,由衛生所、林管所與學校先後進駐,嚴禁雲南百姓進入祭祀國軍抗日英雄。公墓要等到60年代文革爆發後才被全毀,忠烈祠裡面刻有9,618名陣亡將士所在部隊番號和題名的碑石都被拿去當廁所建材,甚至是充當小便池。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