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航道是一條穿越加拿大北極群島(Arctic archipelago),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航道。由於地處極北,低溫和浮冰讓這條航道險阻重重,早年取道西北航道曠日廢時,更曾經有偉大探險家葬身冰冷海底。
而近年由於全球暖化,危險的浮冰不斷消融,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的航行時間亦愈發短捷便利,芬蘭破冰船「諾地卡號」(MSV Nordica)更創下穿越西北航道的最快紀錄:從加拿大西岸到抵達格陵蘭超過1萬公里的航程,僅花費24天。
受全球暖化影響,原本阻礙航道的海冰不斷融化,每年西北航道開通日期越來越早,全線暢通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美聯社(AP)報導,諾地卡號7月5日從加拿大西岸大城溫哥華(Vancouver)出發,途經西北航道,於29日抵達格陵蘭首府努克(Nuuk),歷時24天。
加拿大漁業及海洋部紀錄顯示,在諾地卡號之前,穿越西北航道的最快紀錄是2008年的加拿大海岸巡防隊所屬的聖羅宏號(Louis L. St-Laurent)。聖羅宏號7月5日從紐芬蘭(Newfoundland)極東的聖約翰斯(St. John's)出發,7月30日抵達波福海(Beaufort Sea)的巴羅角(Point Barrow),耗時25天。
諾地卡號一路上遇到的船隻很少,只在太平洋海域遇到少許中國貨船、阿拉斯加漁船和一艘德國郵輪。途經巴羅角時,雷達發現美國海岸防衛隊(U.S. Coast Guard)巡邏艇謝爾曼號(Sherman)的蹤跡,進入北極群島後,諾地卡號的旅伴只有海鳥和海豹,偶爾看得到鯨,而直到諾地卡號完成2/3航程,船員才在維多利亞海峽(Victoria Strait)附近發現第一頭北極熊。
航行中少見北極熊,代表牠們賴以狩獵的海冰每年都不斷減少,揭示氣候變遷帶給北極生態圈的衝擊。科學家預言,如果全球暖化持續,到了2050年,西北航道大部分地區的海冰都會在夏天融化。
目前,穿越西北航道還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北極圈原住民族因紐特人(Inuit,舊稱愛斯基摩人)仍能藉由冰封的航道進行季節性遷徙,然而,由於旅遊業和其他經濟活動的發展,北極圈生態仍岌岌可危。
當諾地卡號航經分隔加拿大與格陵蘭的巴芬灣(Baffin Bay)時,觀察到一列貨船。它們當時正前往加拿大巴芬島(Baffin Island)載運鐵礦,未來數十年會有更多船隻、機器進入巴芬島開採、運輸鐵礦,可能會帶來更大影響。
諾地卡號船員發現北極熊的地方,恰好是英國探險家佛蘭克林(Sir John Franklin)葬身之處。1845年5月19日,佛蘭克林率領「恐懼號」(HMS Terror)與「厄瑞玻斯號」(HMS Erebus)從英格蘭的格林海斯(Greenhithe)出發,準備探索西北航道從無人行經的最後一段航道,但船員的家人一直沒有等到他們回家。
同年7月26日,這兩艘船在巴芬島附近最後一次被目擊,之後便消失無蹤,推測佛蘭克林和128名船員死於失溫、疾病和飢餓。
160多年之後的2014年9月,加拿大政府宣布在維多利亞海峽的海床上發現「厄瑞玻斯號」的殘骸。2年後,「恐懼號」在威廉王島(King William Island)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