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是她!英國詩人拜倫的愛女:數學家愛達・勒芙蕾絲

2020-10-14 14:10

? 人氣

愛達・勒芙蕾絲(Ada Lovelace)(Angela Thomas@flickr/CC BY 2.0)

愛達・勒芙蕾絲(Ada Lovelace)(Angela Thomas@flickr/CC BY 2.0)

愛達・勒芙蕾絲(Ada Lovelace)是誰?

她是19世紀英國一位成就卓著的數學家,浪漫派詩人拜倫的女兒,後來成為伯爵夫人。

普遍認為,她是電腦程式創始人,史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程式員)。

用現在的說法,她是開先河的「程式媛」、技壓理工男的「理工女」、學霸。

愛達於1815年12月10日出生,不久父母離異,她跟母親生活。

她的母親密爾班(Annabella Milbanke)本人熱愛數學,堅持讓女兒從小開始學習邏輯、科學和數學。

這些學科在19世紀對於女性幾乎是禁區,對這些學問感興趣並願意鑽研的女性極為罕見。

愛達從小對機器著迷,19歲時嫁給了一位名叫金(William King)的貴族青年。他曾經教過她數學。 丈夫被冊封勒芙蕾絲伯爵後,愛達・金夫人成為勒芙蕾絲伯爵夫人。

1833年,她遇到了發明家和機械工程師巴貝奇(Charles Babbage),十分投緣,成為好友。

巴貝奇提出了差分機與分析機的設計概念,其設計具有現代電腦的所有基本要素,分析機被認為是早期電腦的雛形,巴貝奇因此被視為電腦先驅。

勒芙蕾絲對這個分析機極感興趣,悉心研究,1842年為這部機器編寫了算法,1843年在英國科學期刊上發表。

後人視之為第一套算法、最早的電腦程式。

巴貝奇的分析機(計算機)模型
巴貝奇的分析機(電腦)模型(BBC中文網)

她在論文中介紹了如何為巴貝奇分析機創建代碼,用來處理字母、符號和數字。

她還為這部機器創建了一種重覆一系列指令的方法,這個過程被稱為「循環」,至今電腦程式還在使用。

她建立了循環和子程式概念,為計算程式擬定算法,寫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份「程式設計流程圖」。

為了紀念這位伯爵夫人在電腦領域開先河的貢獻,美國國防部1980年把歷時20年研製成功的高級程式語言命名為Ada語言。

那是公認第四代電腦語言的主要代表。

但是,分析機從模型變成現實,又經過了100多年的時間。

1940年代,英國科技奇人杜林( Alan Turing)受勒芙蕾絲那些論述和設想的啟發,開始研製第一台現代電腦。

勒芙蕾絲於1852年11月27日因治療子宮頸癌失血過多而去世,享年36歲,被安葬在諾丁漢父親拜倫的墓旁。

她對電腦科學的貢獻當時無人關注,直到她去世後才被人發現。如今,勒芙蕾絲是成為科技界傑出女性的象徵。

為了鼓勵更多女生把科技事業作為人生追求,英國女權活動人士2009年發起倡議,每年規定一天作為主題日,舉行各種活動慶祝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中越來越多優秀的「理工女」跟「理工男」齊頭並進。

這一天被命名為「愛達・勒芙蕾絲日」,簡稱ALD,定在每年10月份第二個星期二。

2020年ALD前一周,兩名歐美女科學家以「基因剪刀」對基因編輯領域做出的貢獻獲諾貝爾化學獎。

法國的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的道納(Jennifer A. Doudna)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即「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使得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成為可能。

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古斯塔夫松說:「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研究產生突破性影響,有助於研發新的癌症療法,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成為現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