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該捍衛學術自由還是績效與資源?
理想的大學校長應該具備甚麼樣的道德特質呢?為了方便度量,我們先來認識一下Lawrence 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Kohlberg將人的道德判斷分為六個發展階段,而每後一個階段都比前個階段在面對倫理困境時的回應具有更高的合正義性。六個階段又可分為三種水準,即前俗例(pre-conventional)、俗例(conventional)和後俗例(post-conventional)水準。在前俗例水準中,人的道德判斷和行事原則是: 1、服從與避免處罰; 2、利己主義。在俗例水準中包含: 3、人際和諧與一致(尋求認可); 4、維護權威與社會秩序(守法)。後俗例水準,也就是最高的道德水平包含: 5、社會契約; 6、普遍倫理原則(基於原則與良心)。前俗例水準的道德判斷傾向於自我主義。第一階段關心行為後果與自身的利害關係,特別是以避免懲罰來建立行為準則,這背後預設了對權威的順從。第二階段則從利益導向為原則,關心需求和利益的滿足,預設了道德相對主義。俗例水準的道德判斷傾向於參考社會崇尚的觀點與期望。第三階段認為自我應扮演社會角色,以獲得他人尊重、感謝和互惠為原則。第四階段著重在法律和規範的遵守,相信社會先於個人,依社會的法律來判斷人的善惡。後俗例水準,也就是原則水準。第五階段依社會契約的預設,認為個人的自由和主張應被保護,從而提升到保護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第六階段,也就是最高的道德水準,主張道德的判斷是立基於普世價值和抽象推理,並且認為法律應該符合正義原則。這樣的道德原則有如康德在「道德形上學」中所說的「無上命令」(categorically imperative)。
Kohlberg常用真實情境中行動者在選擇行動時的兩難困境,並依行動者的最終抉擇來判斷其行動所對應的道德水準。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漢斯兩難」(Heins Dilemma )。受限於篇幅,我們在此僅簡單說明。漢斯的妻子生了重病,有一種藥可以治療,但藥商哄抬藥價,漢斯無力購買。兩難困境是,漢斯該不該偷藥為妻子治病呢?如果漢斯的動機是出於服從規定或怕被懲罰而決定偷或不偷,則這個行動就處於前俗例第一階段的道德水準。如果是出於利己主義而決定偷或不偷,則屬於前俗例第二階段的道德水準。如果是出於人際和諧、一致行動,則屬於俗例前期(第三階段)的道德水準。如果是出於法律秩序的考量,則偷或不偷的行為屬於俗例後期(第四期)的道德水準。如果是出於人權或社會契約的考量而行動,則這樣的行動屬於後俗例前期(第五階段)的道德水準。最後,如果漢斯偷或不偷的行動考量是依據普世的人類倫理,則這符合後俗例後期(第六階段),也就是最高的道德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