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瀚興觀點:國魂黨魂何處招?也談中國國民黨改名

2020-10-20 06:30

? 人氣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日前提出「中國」影響國民黨在臺支持度,又會與對岸中國混淆,因此提出倡議,黨名改為「中華民國國民黨」,此議一出,輿論譁然 。 (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日前提出「中國」影響國民黨在臺支持度,又會與對岸中國混淆,因此提出倡議,黨名改為「中華民國國民黨」,此議一出,輿論譁然 。 (資料照,顏麟宇攝)

日前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提出「中國」影響國民黨在臺支持度,又會與對岸中國混淆,提出倡議,黨名改為「中華民國國民黨」,此議一出,輿論譁然。後學認為不應情緒化,而應分析利害,試申述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或謂:選票考量啊,我們中國國民黨就是一字不改!知己知彼,看看中國共產黨,如何面對路線之爭:當時蘇聯方面指示要「都市包圍鄉村」,屢遭國府,個個擊破,毛澤東認為:農民的群眾基礎,遠比爭取都市市民為佳,反其道而行,認為應該「鄉村包圍城市」,在廣大農民裡取得支持,遂改弦易轍;後來的發展,壯大勢力,大陸易幟,此為後話;無獨有偶,臺灣在1997年地方選舉中,亦呈現綠大於藍,大勢所趨,2000年政黨輪替,亦為「鄉村包圍城市」之著例,政治就是「讓贊同我們的人變多」,乃不變真理。今林為洲所言,無論從選舉結果、地方民調,自認是中國人者日減,反之,認為自己是臺灣人者增多,此消彼長,自然影響國黨選情,看似言之成理?然而,不同者,農民支持共黨,宣傳後,可水到渠成,但國黨即使去掉「中國」二字,難道就能搖身一變,讓流失選票回籠?國族認同,改名豈可更易?如此想來,林為洲未免天真?

或謂:改名是順應臺灣主流民意,為國民黨延命之術?知名歷史學家哈夫納《一個德國人的故事》最能說明此一謬論:1933年3月5日,威瑪共和國最後一次合法選舉,納粹黨僅得百分之44的選票,剩下百分之56的選票,是不支持納粹的。然而,社會民主黨,支持納粹主張,開始亦步亦趨;德意志民族陣線,人民原寄予厚望,但反為虎作倀;資產階級與天主教大黨中央黨,前總理布呂寧,居然在1933年惡名昭彰的《授權法》,讓其黨派支持通過;綜上,反對黨或變節、或默不作聲,令無數生靈塗炭,怎不讓人膽顫心驚?

試問:國黨去中國,雖稱追尋主流民意,對守護中華民國正統的人民與先烈,如何交代?執政黨一黨獨大的台獨傾向,若裝聾作啞,教猱升木,又要將中華民國全國國民,推向何種險境?更重要者,目前「修憲議題」悄悄上路,自廢武功的國黨,將民族大義,棄如敝屣,怎能在修憲謀獨的狂潮裡,擔任中流砥柱的定海神針?拿香跟著拜,又何須投你國民黨?是以,國黨更名,絕非是改風水,博好彩頭,而係存亡之秋!

或謂:「中國」代表一黨專政威權,孫文、兩蔣,不要也罷?蘇聯解體,除經濟政策失當外,最要命的為「歷史虛無主義」:俄國頭子赫魯雪夫,為鞏固權力,批評史達林,首開先河;之後,蘇聯末期,戈巴契夫開始「公開化」政策,大家開始是建設的批評,但其後失控,無論是開國國父列寧、文學家普希金,都被恣意詆毀,加上因十月革命失勢,或受壓抑的資本主義與反革命份子,伺機搧風點火,報老鼠冤,終使讓蘇聯,失去信任,土崩瓦解。

回想號稱「寧靜革命」的舉措,民主化值得稱許,但對國父與創黨先烈,國黨也開始忽略,之後放任他人,刨墳掘屍,已屬倒持太阿;國黨改建黨部時,散落一地的國旗與國父遺像,可見黨魂丟失之端倪;今國黨黨章,文字奉中華,義理褒先烈,若「中國」一去,不僅臺人不買帳,國黨支持者,憤恨咬牙,對岸北京恥笑,國黨竟成為割據政權,三國劉表般的「自守之賊」,可謂:失言、失策、失德,改名醙主意,是怎麼想的?

創黨先賢宋教仁1906年1月8日《南洋華人求入日本籍》一文為結:當時日強清弱,南洋華人無所依靠,富商陳福祿遂欲入日本籍,親赴日本,遭拒門外。宋先生同情其處境,然喟嘆國家不強,但他認為:「國可亡,不可忘」,猶太人當年亡國,因尚有國族認同,必有恢復之一日,難道悠久歷史的華夏民族,還不如猶太人?今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尚在,兩蔣與先烈英靈,仍護衛「自由中國」,望林立委與國黨諸君,莫妄自菲薄,齊心協力,國黨必有,再起之時。

*作者為律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