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近來反中國情緒高漲,引發大規模排華暴動。有觀察家從這場動亂與近年的情勢看出,越南數十年來共產黨一黨專政的高壓政治與社會體制,似乎出現鬆動裂解的跡象。美國自由撰稿記者芬奇(Steve Finch)訪問了幾位越南的異議人士,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做了深入報導。
越南記者范志勇(Pham Chi Dung,音)去年12月脫離越南共產黨時滿懷怒氣,甚至在網際網路上公布自己的脫黨信,如今則是全越南最知名的異議人士之一。范志勇指控越南共產黨深陷貪腐泥淖,不顧民意趨向繼續獨攬政權,「特定團體與政治親信享盡各種好處,這種現象前所未見。」
范志勇曾經在胡志明市公安局工作了16年,專門蒐集反政府活動分子、作家、異議人士的黑材料。後來當局發現他有一份祕密兼差:為海外越南新聞網站撰稿,內容多為批評共產黨。2012年7月,范志勇被下獄,關了7個月。他說:「以前我相信黨,但是在這一連串遭遇之後,我認為越南共產黨對人民並不忠誠。」
從當前越南民間與網路的情況來看,范志勇吾道不孤。越南經濟成長正在踩煞車,政治改革已然落空,導致越來越多人對共產黨感到不滿。5月中旬這一波排華暴動喧騰國際,但是在許多越南人看來,暴動的矛頭其實不是指向北方的鄰國,而是河內的自家政府。
先看經濟。越戰結束之後的1970年代,越南一度淪為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1986年,越南共產黨開始推動「革新開放」(Doi Moi);1990年代之後,越南經濟的成長速度傲視東南亞各國,從2006年到2009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倍增,突破900億美元。
但是好景不長,越南經濟成長開始減速,全球金融危機固然有其影響,但最關鍵因素還是結構性的問題。越南的經濟體系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大雜匯,成長動力主要來自寬鬆的信用與效率不彰的國營企業,因此引發通貨膨脹危機。2011年,越南再度傲視東南亞各國,但這回不是經濟成長,而是18.7%的通膨率。
近年來,越南銀行業試圖清理寬鬆信用造成的壞帳,政府的支出能力因此大受影響。河內當局推動了一些半調子的改革措施,但經濟還是欲振乏力。2013年,越南GDP成長5.4%,與鄰國中國的7.7%、寮國的8%、柬埔寨的7%相形見絀。
2012年10月,在經濟成績單欠佳、貪腐醜聞頻傳的壓力之下,經濟部長與中央銀行總裁出身的總理阮晉勇,罕見地公開承認政府犯下「一些錯誤」,並且開始加大反貪腐的力道,2013年,近300樁案件被送上法院;過去半年,3名銀行家被判處死刑。然而整飭綱紀的後遺症就是,民眾對國營事業體系的治理越來越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