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創新這麼難預測及維持?
早年我看到波士頓的迪吉多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DEC)崛起,成為全球備受推崇的企業。大家免不了將它的成就歸因於管理團隊的傑出。
然後,1988年左右,迪吉多的營運突然急轉直下。
後來我回哈佛商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時,希望從學術角度解開這些謎題。
這些績優企業之所以崩垮是不是別的因素造成的?他們當初成功是因為某方面運氣特別好嗎?這些績優企業是因為跟不上時代,太依賴過時的產品,趕不上更靈活的競爭對手才落敗嗎?創造新產品和開創新事業本質上就是風險很大、碰運氣的事嗎?
當時我研究的產業是磁碟機製造商,幾乎每家現有企業都被新進業者以更便宜、(一開始)更糟的新產品(所謂的「破壞性創新」)打得一敗塗地。
那項研究促成破壞性創新理論(theory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說明在複雜與高價的市場中,引進簡化、方便、好用又便宜的創新,從而顛覆市場,最後重新定義既有市場或產業的現象。
但是破壞性創新理論並未提供你藍圖,指引該往何處創新或如何創新,才能顛覆市場的領導者或開創新市場,但用途理論可以做到這些。
同個奶昔,用途不同
多年來,我一直努力探索為什麼績優企業會失敗,但我從未反思:為何成功的企業知道怎麼成長?
與各位分享一個速食連鎖店的個案:如何增加奶昔的銷售量。
某連鎖店花了好幾個月詳盡的研究,找來典型的奶昔消費者,並詢問他們:「能不能請您說一下,我們要怎麼改進,才能讓您多買一些奶昔?是降價?還是要更濃稠一點?或是多點巧克力味道?」
他們根據顧客的意見和喜好做了多項嘗試,業績仍毫無反應。行銷人員使出渾身解數,但連鎖店的奶昔銷量依舊不變。
現在讓我們以截然不同的方式來探索問題:什麼原因會促使我們購買商品或服務?日常生活中隨處有需要處理的任務,我們因此購買商品或服務來完成特定的任務。而這些顧客們買奶昔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特定「任務」。
早上喝奶昔,排解通勤的無聊
轉換思考視角後,某天研究團隊在店裡待了十八個小時觀察:顧客何時買奶昔?他們穿什麼?他們獨自來買嗎?會順便買其他的東西嗎?內用、還是外帶?並問那些顧客:「請問為什麼你會來這裡買奶昔,你買奶昔的用途是什麼?」
研究團隊蒐集顧客的回應,分析這些人的特質時,注意到:這些買家只是早上有類似的任務需要解決:他們開車上班的路途遙遠又無聊,需要東西為整趟路程增添樂趣,又能有飽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