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承諾發展離岸風電,使其在2030年成為家庭用電的主要來源。但是建造離岸風場之前,必須先處理海床遺留的未爆炸彈藥。動保團體指出,引爆這些未爆彈對許多鯨豚的健康與生命造成威脅,應該以更為安全的技術來清理海床。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英國近海海底約有10萬噸的地雷和炸彈,它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遺留下來的未爆彈,也包含演習途中遺失的彈藥,軍方人員會對其定期清理引爆,一年約有50次之多。
然而使用聽覺進行溝通和回聲定位的海洋哺乳類動物,例如鯨魚和海豚等,對於水下噪音非常敏感,因此在水下引爆彈藥對牠們來說是難以忍受的折磨。2015年一份研究指出,荷蘭海域的每一起水下爆炸,都會震聾15至60隻鼠海豚(porpoises)。
水下未爆彈的處理方式更造成許多海洋哺乳動物死亡。2019年8月波羅地海地區處理二戰地雷時,至少有8隻鼠海豚被震聾或死亡。2011年蘇格蘭北部的德內斯灣(Kyle of Durness)也有39隻長鰭領航鯨因爆炸而集體擱淺,最後19隻領航鯨不幸死亡。
Today at 5pm @Europarl_EN: How can underwater noise be effectively reduced? Noise pollution is chiefly a by-product that serves no function, but it causes serious damage to marine mammals. Join the panel discussion for scientific, technical, legislative & industry perspectives! pic.twitter.com/Q0vZ1LgHcm
— ifaw European Union (@ifawEU) June 26, 2018
儘管正式引爆遺留彈藥前,相關人員會事先搜尋附近海域的生物,或使用小型火藥驅趕,但這些方法不一定奏效。水下隔音的氣幕簾(bubble curtains)是另一種選項,不過氣幕簾是用來吸收鑽探海床等持續而不那麼巨大的噪音,對於爆炸的噪音不太有效。
10月,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承諾2030年離岸風電的發電量會達到四倍,以供家庭用電。但官方的自然保育協調平台「聯合自然保育委員會」(JNCC)指出,設置離岸風場,可能會在這些區域的生態造成前所未見的干擾。
動保團體「海洋聯繫」(Marine Connection)共同創辦人珊德曼(Liz Sandeman)表示,英國海域可見的鯨豚中,至少有12種受到漁網和汙染等威脅,「我們需要離岸風場和綠色能源,但代價不能是海洋生物」。
發展離岸風電不能犧牲海洋生物
處理海底彈藥還有其他方法。英國皇家海軍(Royal Navy)自2005年起便啟用了替代方案:「爆燃」(deflagration)。爆燃會讓炸藥在炸彈裡燃燒,比起引爆,是相當安靜的處理方式。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NPL)由最近的測試中總結,使用爆燃處理炸彈,在噪音控制方面成效卓越。
2019 was record-breaking for our marine rescue team who responded to 477 stranded #marine mammals. With rising temps, coastal erosion & runoff, & increasing ocean noise, marine life is at grave risk.
— ifaw (@ifawglobal) January 9, 2020
Focusing on #SDG14 is paramount over the next decade. Let's get to work. pic.twitter.com/m0BYDmsHNI
海洋保育團體等倡議者呼籲政府注重海底爆炸的影響,也獲得提供爆燃業務的歐德斯(Eodex)公司資助,英國演員喬安娜拉姆利(Joanna Lumley)也投身倡議。
當局表示,他們獲知水下引爆彈藥的噪音對海洋動物造成的影響,並與海洋管理署(Marine Management Organisation,MMO)、生態協調單位和海洋產業合作,設法降低水下噪音,同時確保炸彈處理,如果能證實爆燃「百分之百安全或有效」,海洋管理署就能夠要求往後的海底彈藥處理都以爆燃的方式處理。
英國再生能源貿易協會 (RenewableUK)的克拉科(Luke Clark)說:「我們歡迎新科技,讓彈藥處理變得安全,並減少環境衝擊。直接引爆只會是沒有其他選擇的最後手段。」他表示,氣候變遷帶給海洋生態重大威脅,所以要在迅速發展離岸風電的同時顧及環境,這點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