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的「間諜戰」或「情報戰」同樣引人省思。華盛頓指控中國全面性地定期滲透美國,甚至雇用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和華人幫派從事間諜工作。 然而,除了中國官員譴責美軍偵察機和偵察艦在中國邊境蒐集情報,世人幾乎不曾耳聞華盛頓對中國發動的間諜戰。中美曾因間諜戰而對峙。 未來這類事件可能引爆更嚴重的衝突。
此外,中美也在進行所謂的「太空戰」。中國為了許多新目標而編列軍事預算,包括提升太空探勘能力、在月球和火星建立太空站,並成為全球太空科技最先進的大國(包括與美國在太空中交鋒的能力)。 中美的太空戰似乎正在進行中,而中國正以飛快的速度追趕美國的步伐,並有希望在未來幾年迎頭趕上。就挑戰者(中國)和現狀強權(美國)可能以石破天驚之姿正面交鋒來看,中美在太空科技上的競局可謂驚險萬分。由於北京希望攻擊美國的弱點,因此特別專注於網路戰和太空武器的發展。美國的制空權也受到挑戰,因為新科技可抵銷美軍偵測地對空飛彈的能力。此外,中國打擊美國航母和潛艦的能力也讓美國的制海權岌岌可危。
最後,還有所謂的「不對稱作戰」──「殺手鐧」、「資訊戰」或非傳統作戰。中國不對稱作戰鎖定美國的弱點,並運用各式各樣的新型、非正規的武器和手段打擊美國。不對稱作戰比其他的作戰方式更邪惡,也更有威脅性。 進行不對稱作戰的方式包括雇用恐怖份子、癱瘓國際金融體系、散播致命或較不致命的病毒,以及切斷食物供應鏈等手段。雖然有些觀察家批評,不對稱作戰運用了與戰爭法背道而馳的「骯髒手段」來達成目的;許多觀察家也認為,此種作戰方式觀念新穎且防不勝防。江澤民於千禧年時宣布,中國必須「盡快掌握」殺手鐧(一種更特定的不對稱作戰),「以在對抗全球霸權的戰役中捍衛自身的主權利益」。中國民眾很清楚全球霸權指的是美國,而主權利益則隱射台灣。
不對稱作戰與較嚴格定義的殺手鐧都出於中式思維;中國正在發展進行不對稱作戰的手段,而美國則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反制中國的奇襲。不對稱作戰的發展再次證明中美兩強失和,崛起中的強權正在打破現狀。有鑑於前述各項發展,我們必須思考的是,目前中美正捲入的這些「戰事」會如何升高為一場「軍事衝突」,為什麼中美可能大動干戈?
事實上,中美早已捲入前述「戰事」之中,而彼此所採取的必要手段都強調先發制人的概念。換句話說,奇襲是勝負的關鍵──另一方必須保持警覺,並以形同作戰的心態或姿態快速地做出回應,否則會失去良機。因此從某個角度來看,中美為了防止衝突而付出的努力功虧一簣。其次,透過民調、網路輿論和其他指標可發現,中美越來越相互敵視。 兩國的政客都喜歡引用國內輿論,譴責對方為問題的禍源。雖然相較於中國,美國政客更常在選舉期間大肆批評北京,但近年來這股批評聲浪似乎越來越司空見慣,進而導致任何衝突可能更加一發不可收拾。同時,許多美國人開始相信全球化和對外貿易有百害而無一利。這兩種想法都會對美國造成傷害且有利於中國。如此一來,國際裁決和所謂的貿易和平論──貿易往來頻繁的國家不會交戰──似乎不再是確保和平的萬靈丹。
若中美當下的「低強度戰爭」(low level war;儘管有些人不同意此說)演變成一場更嚴重的戰事,我們很難預測戰況激烈的程度、戰火延綿的時間,以及戰事會如何發展和落幕。這些問題難以輕易回答。 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中美進一步擴大衝突、短兵相接(更具威脅性的傳統型戰爭)的可能性不容小覷,而台灣將可能是促成兩強交鋒的催化劑。換句話說,台灣將是中美纏鬥甚至兵戎相見的關鍵因素。
*作者康培莊(John F. Copper)是美國羅德學院(Rhodes College)史坦利.巴克曼(Stanley Buckman)傑出教授,國際研究系榮譽教授。畢生關注台灣和兩岸關係發展。本文選自作者最新版著作《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台灣問題專家四十年的深度觀察》(譯者:劉泰廷,德國杜賓根大學歐洲當代台灣研究中心訪問學者/許劍虹,事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遠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