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這一個禮拜,台灣人的心情處於一種強烈的震盪狀態中;有憤怒、沮喪、焦慮、傷心落淚,也有高興、欣慰、感動、喜極而泣。從世大運開幕式反年改人士鬧場成為全民公敵,到現在運動會只進行到一半,眾多台灣選手便勇奪13金、16銀、8銅的空前佳績,一百公尺楊俊瀚勇奪金牌那一刻更激勵了、感動了、鼓舞了台灣人心士氣。的確,人們因棒球輸給法國而搥胸頓足,人們也因籃球贏南韓而樂不可支,強烈的情緒,盡情地宣洩,很療癒,很受用,或許這也反映了此刻台灣社會心理的集體需求。畢竟,近期台灣人太苦悶了。
這段時間,在我住家方圓一公里中,有世大運選手村,來自世界各國熱情洋溢的年輕選手,出現在大街、小店和家樂福,帥哥辣妹,男男女女,摩肩接踵,嘻嘻哈哈,讓林口小鎮瞬間全球化。同時,左鄰右舍住處大樓窗上開始掛出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不算太少,也不能算多。許多台灣人心中有台灣國,但苦無眾所接受的國旗,不知如何表達內心愛國之情;不過,在選手村餐廳對面出現一幅巨大橫幅,上面寫著「台灣就是台灣,台灣不是中華台北;Let Taiwan be Taiwan. Taiwan is not Chinese Taipei」,每天進出餐廳的上萬個世界各國年輕人一抬頭便看見了。這整個景象或許也是某種台灣的縮影:一個台灣,兩種愛國主義,各自表述。
最近我做了一個有關「台灣人民族驕傲感」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台灣,有高達七成八的人說自己以身為台灣人為榮,只有約百分之十七的人不以為然。如果比較二十二年前我做過的同樣研究,我發現,二十二年間,台灣人的民族驕傲感上昇了一倍,也就是39%,這可以說是「台灣人民族驕傲感」的大躍進。我因此進一步論斷說「從一個比較政治文化的角度看,台灣成年人中有七成八的人以台灣人為榮,這已經是一個成熟國家的表現,也和英美先進民主國家相去不遠。」當然,這方面的研究還很初步,未來需要有更多的人投入做更多的研究,相信一定會很有看頭。
2017台北世大運進行到今天,大概不會再出現什麼讓台灣人覺得丟人現眼的事吧!台灣年輕運動選手的傑出表現,提昇了台灣的國際能見度,改寫了許多台灣的記錄,讓平常感情內斂的台灣大人們暗暗點頭,熱淚盈眶。年輕人是台灣未來的希望,許多運動選手已經用行動證實了這一點;而更多非運動選手的台灣年輕人,要嘛在各個領域也都有卓越的表現,或一時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而鬱鬱寡歡,有志難伸,他們值得更好的社會發展環境去展現他們的才華,讓22K成為歷史名詞,這是「大人」的責任,尤其是操持國家政經大權的大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