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伊沙格比尼牛羚自然保護區3月傳出噩耗,當地知名的「純白長頸鹿」母子遭盜獵者殺害,遺骸被發現時僅剩骨架,而為了保護僅存的全球唯一白長頸鹿,保護區17日宣布,已在這隻白長頸鹿的角上裝了定位追蹤器,每小時會回報行蹤,確保牠不會面臨被殺害的命運。
伊沙格比尼牛羚自然保護區(Ishaqbini Hirola Community Conservancy)表示,在肯亞野生生物服務署(The Kenya Wildlife Service)要求下,已於11月8日已幫僅存的白長頸鹿裝上定位追蹤器,藉由每小時回報位置,讓保護區管理員掌握牠的所在處和移動路線。
裝追蹤器 確保白長頸鹿安全
保護區經理努爾(Ahmed Noor)說:「白長頸鹿所在的地區近來有充沛雨量,草木生長對牠的未來生活有益。」肯亞野生生物服務署東部保護區高級科學家邦多提奇(Geoffrey Bundotich)稱:「我很高興參與裝上追蹤器行動,確保及時回報監視時間和地點,這也是國家長頸鹿策略實施的一部份。」
這項裝上追蹤器的行動是在11月5至9日間進行,除了全球唯一的白長頸鹿,還有5隻瀕臨絕種的亨氏牛羚(hirola antelope),而亨氏牛羚的野外數量不到500隻。另外,此行動還有非營利組織「現在拯救長頸鹿」(Save Giraffes Now)與社區團體「北部牧場信託」(Northern Rangelands Trust,NRT)參與執行。
全身雪白 罹患白變症所致
「我們的任務是和社區合作,確保他們有能反制、保護自身」,NRT野生動物高級監視員萬德拉(Antony Wandera)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同時也保護像是白色長頸鹿這種獨特野生動物」。這隻白色長頸鹿是3月遇害母鹿的另個孩子,當時遇害的幼鹿僅7個月大。
這些白長頸鹿因罹患「白變症」(leucism),全身皮膚細胞無法合成任何色素而呈現白色,但與「白化症」(albinism)不同在於,白變症患者的眼球等軟組織、毛髮仍可能帶有顏色,白化症則是全身都無法合成黑色素,不過毛髮、皮膚和眼睛帶有淡黃色或粉色。
盜獵猖獗 長頸鹿成「易危」物種
2016年,肯亞南部鄰國坦尚尼亞曾有人目睹白長頸鹿,但後來失去蹤影,無從追蹤下落。3月在保護區遭殺害的白長頸鹿母子,則是2017年首次被人發現,一家三口成為保護區觀光活招牌,但2020年3月白長頸鹿失蹤數日,最後只找到腐化剩骨架的遺骸,且專家推測已陳屍4個月以上。
長頸鹿是全世界最高的哺乳類動物,分布在非洲逾15個國家,而盜獵者為了皮毛、肉和其他部位獵殺牠們,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AWF)指出,長頸鹿數量在過去30年間大減40%。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2016年把長頸鹿從先前的「暫無危機」(Least Concern),連跳2級至「易危」(Vulnerable)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