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美國海軍灣流五的行政專機11月22日低調降落松山機場,據報導,美國海軍印太司令部負責亞太情報的少將情報處長史達德曼(Michael Studeman)祕訪台灣,還帶了一名熟悉日本和印度的高層官員在內共八人隨行。正值美國政府交接期間,川普政府安排此行的目的令人費疑猜。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自從敗選後拒絕認輸,不依循民主制度的遊戲規則,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還說「川普政府會平穩過渡到第二任期」,讓川普龍心大悅,盛讚這位忠心部屬是「西點軍校第一名畢業」。眾多以美國為民主燈塔的友邦們大為傻眼,難以想像川普團隊竟視民主制度於無物。
把台灣牌「打好打滿」
龐畢歐打破美國向來重視「契約政治」的傳統,挑戰尼克森時代長達半世紀的一中政策。龐畢歐11月12日接受專訪大談「台灣從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指這是自雷根政府時就承認的對台政策。龐畢歐的首席中國政策規畫顧問余茂春同日受訪更指出,川普政府的貢獻具有革命性,改變了尼克森政府以來的「求同存異」政策。隔沒幾天,國務院政策規畫辦公室發表一份《中國挑戰的元素》(The Elements of China's Challenge)長達七十四頁的最新研究報告,提出應對中國的一個藍圖與十項建議,國務院高層官員稱要讓拜登的對華政策「難以改變路線」。
對台關係方面,川普政府不斷推進美台高層官式接觸,不顧慮拜登政府朝向多邊主義國際組織的路徑。繼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國務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訪台後,儘管川普在選戰落入敗局,卻依然指派美國印太第一線高階情報主管史達德曼來台,還由國務院舉辦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從各種情勢研判,川普任期結束之前,仍然計劃在最後日子裡把台灣牌「打好打滿」,以延續其對中政策的影響力。
但美國環境保護署署長惠勒(Andrew Wheeler)原定12月初率團訪問台灣的行程,宣布「延期」,原因其一是先前美國媒體批評美環保署官員訪台有濫用公帑的疑慮,其二是美國政界正經歷政權交接的時期。一個過渡政府頻頻訪台本來就莫名其妙,川普政府應該把對台政策全部移交給拜登政府。
中美關係出現微妙變化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對這場選舉結果的「川普鬧劇」,顯得有備而來。11月4日大選後一天,拜登與候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政權交接網站」已悄悄上線。交接團隊網站以「重建」為概念,逐步公開準總統的每日行程、新政府的施政綱領,以及內閣成員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