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次國內在發生農產品不當藥物殘留事件時,政府相關部會老是提到現行我國訂定農業用藥標準過於嚴格並不合理。所持理由是環境中的空氣、土壤、水及飼料中均可能存在這些藥物殘留,導致農畜產品會有微量殘留,若因而讓農民受罰顯然過於嚴苛,因此政府部門將邀請諮詢委員,重新檢視現行標準,並制定新的標準。儘管政府官員一再否認是要放寬殘留標準,但從動機和結果論來看就是要放寬標準。
例如農委會官員認為以歐盟5ppb檢測極限值,作為蛋品芬普尼殘留標準過於嚴苛,應該要高於5ppb以上,卻沒有拿出具體的檢測數據告訴國人台灣環境和飼料內,芬普尼的背景值為多少?其他常用的農藥或重金屬等的環境、飼料背景值為何?若只是憑國外標準及少數學者認知,隨意選個標準值,固然可以讓超標的食安件數減少,表面上看起來政府施政成果良好,但是此種類似統計魔術手法,遲早被揭穿台灣民眾又怎會真的安心呢?
我國政府官員每次遇到食安問題都會告訴民眾不用恐慌,因為以這樣低的劑量要吃很多,吃很久才可能會有影響,卻未提出健康風險評估數據,屢屢迴避對不同年齡族群、不同健康狀況的消費者可能帶來的風險,坦白說這樣的說法對多數民眾不具說服力,也削弱民眾對政府的信賴。
蔡總統上任以來大力推動的食安5環,卻經不起這幾次食安事件的檢驗,消基會還召開記者會以實例,狠批政府食安5環中的3環(源頭控管、加強查驗和全民監督食安)已經破功。難道蔡政府想增列食安第6環-制定新殘留標準(放寬殘留標準),來粉飾太平,問題是國內消費者會買單嗎?
消基會批評政府食安雲等的建置未能發揮溯源功能。事實上為落實食安溯源及產品管控,已有電商將區塊鏈(Block chain)技術運用在食安的把關上,如國內電商正在推的區塊鏈溯源系統「OwlChain」;美國沃爾瑪公司(Wal-Mart Stores, Inc.)已將區塊鏈技術運用於美國製造的包裝食品與中國的豬肉,資訊範圍包括:農場、工廠、批號、儲存溫度和運輸細節等,未來將導入全球供應鏈,將帶來龐大商機,不過目前還有些細節尚待克服。遺憾的是國內剛通過的前瞻基礎建設第1期千億計畫有關食安的部分,還是以蓋大樓、購買精密設備為主,忽略了軟體的建構。從這次芬普尼雞蛋事件可以看出食藥署屢屢凸槌,以目前作法即便加大10倍市場查驗,只會驗出更多的黑心食品罷了,問題不再儀器精密與否而是在人為。
蔡總統曾公開承諾要提供民眾安全的飲食環境,讓他們享有免於食安恐懼的自由。只是這一年多來,不僅黑心食品依舊,加以蔡政府相繼提出擬開放日本核食品進口、研擬放寬農藥殘留標準、禁止含瘦肉精美豬進口立場鬆動等等,反而讓民眾更加提心吊膽。食安固然無法一步到位,但政府部門是否用心把關民眾會感受的到,也會反映在民調滿意度上。推動食安需要真本事並持之以恆,說大話或放狠話(如校園食安有問題農委會負責、農地違建工廠即報即拆、蛋雞業者無依照標準規範生產,就退出市場等等)只會更失民心,蔡團隊別低估人民之智慧!
*作者為農經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