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百度要做什麼?不如問為什麼一定要做?!
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策略戰術。2013年,中國行動互聯網創業風潮開始興起,不少企業將巨額資金投入這個巨大的無底洞,體現在戰略上的勇猛,百度則著眼於戰略的長遠和科學。當時,注意到百度全面發展AI的人並不多;今天,AI蜚聲世界,有人感佩於百度戰略的超前和堅定,因為百度提前認識到互聯網訊息產業的本質,一旦下定決心,就堅決走自己的路,不在乎外人的評判。為此,百度多方布局、重點突破,當全世界都開始關注AI的時候,在AI的大格局上,已有百度立下的柱石。
我們沒有讓百度的AI,去參加下圍棋、預測歌手比賽結果等活動,而是專注於發展內功,集中力量把AI轉化為能夠改善人類生活的實用性服務。我們不只把深度學習應用到語音辨識、機器翻譯和街景門牌號碼辨識等少數領域,而是將深度學習成功應用於顯著提升用戶體驗。
2013年,「百度導航」率先宣布永久免費,把中國帶入導航免費時代。現在,我們把「百度地圖」的數據介面開放出來,提供人們開發使用。用戶可以使用百度地圖所提供的定位技術和方案,相比傳統的全球定位系統追蹤器(GPS Tracker)節省了大量成本。快遞公司可以據此規劃最佳送貨路線,遊戲開發者可以開發類似《精靈寶可夢 Go》(Pokémon Go)的定位遊戲。我們開放「百度大腦」,讓更多人可以使用AI的眼睛和耳朵為自己服務;我們開放深度學習開發平台PaddlePaddle,讓更多有志者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AI服務。我們也希望讓非技術人員,學會用數據智慧改善自己的工作、完善自我個性、追求理想。
有很多大學考生,想必已經使用過百度機器人「度秘」,幫助自己選擇志願。在中國,任何事情都有很多人去做。在我讀書的年代,人們把考大學這件事,稱作「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和地圖數據類似,度秘機器人透過對千軍萬馬的考試數據進行分析,藉由深度學習技術回應並感知大學考生的渴望、焦慮,盡力提供精準回應。在這裡,AI記錄的,不是物理空間裡的地圖軌跡,而是學子成長的心靈軌跡。
1990年代初期,我遠赴美國學習計算機技術,當時有很多跟我一樣的年輕人,懷抱著用代碼改變世界的願望,候鳥般往來於中美。如果當時有張數據地圖記錄這些跨洋軌跡,想必會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如今,AI科學家再次把火種帶到中國,我相信這次火焰會燃燒得更熱烈,因為中國有足夠的燃料。中國受教育人口數量巨大,電腦和行動裝置普及極快,大量的數據使中國在發展和應用深度學習技術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有了這樣的優勢,我們可以厲兵秣馬,創造1990年代的矽谷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