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野獸模式!不要覺得自己可憐!」一名觀眾對著滿身大汗的參賽者大叫,激勵他完成比賽。這裡是德國北部羅斯托克(Rostock)舉辦的第4屆「羅斯托克之戰」,這場「混合健身」比賽,參賽者須通過壺鈴、槓鈴、波比跳、藥球等重重考驗,經歷艱困的3個關卡,才能從70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進入決勝關卡。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問,「混合健身」(CrossFit)到底是什麼?是很多運動的混合體嗎?事實上,混合健身是一種由美國加州的健身教練葛拉斯曼(Greg Glassman)數十年前發想出來的健身方式,他於2000年創立「混合健身」公司,並為此註冊商標,推廣混合健身。
高強度間隔訓練 完成混合健身比賽有難度
混合健身藉由各種不同的實用運動,提升身體的10項能力:心血管和呼吸系統耐力(有氧耐力)、無氧耐力、力量、柔韌度、爆發力、速度、協調性、敏捷度、平衡、精確度。為了促進這10項能力,混合健身採高強度的間隔訓練,融合了田徑、體操、舉重、壺鈴等運動,以此鍛鍊身體多個部位。
2007年起,混合健身公司與運動品牌銳跑(Reebok)每年舉辦混合健身大賽(CrossFit Games)。今年8月3日至6日在美國威斯康辛州(Wisconsin)舉行的比賽甚至融合游泳、跑步、自行車等鐵人三項,4天賽程一共安排了13個關卡,參賽者必須熟練各項運動才能完成比賽。
全球1.3萬家健身房教混合健身 台灣也有13家
混合健身這種新型態的運動,不僅盛行於美國,更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根據混合健身公司官網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1.3萬家健身房通過混合健身認證,可以教授混合健身,台灣也有13家健身房可以學習混合健身。
這股混合健身熱潮在德國更加明顯,2012年,德國只有21家混合健身的健身團體,短短3年,混合健身團體暴增到近200家。「我的健身房成員就像是我的家人一樣,無論你在這場比賽走多遠,你都會受到他們激勵,驅使你戰勝惰性,突破自我。」羅斯托克之戰(Battle of Rostock)的參賽者特斯拿烏(Hauke Tesnau)一語道出了混合健身對他的意義,團體內部互相鼓勵的聲音也是混合健身吸引人的原因。
研究:混合健身受傷率73% 運動前確認身體可負荷
然而在投入混合健身之前,最好確保自己的身體可以承擔混合健身可能帶來的後果。一項2013年發表的小型研究,調查132位混合健身運動者,發現竟有97人曾在健身過程中受傷,受傷率高達73.5%,其中更有9人(7%)的傷勢嚴重到需要動手術。
一本關於混合健身的專書《學習呼吸火焰》(Learning to Breath Fire),作者赫茲(Jessie Cameron Herz)指出,混合健身是給願意承擔風險的運動者執行的運動,儘管很多健身房都會開設新手課程,但他們總不會拿腳鐐銬住使用者,不讓他們運用那些不見得安全的器材。因此,若你感覺到快要受傷,最好就停止當日的運動,讓自己不要受傷是運動者的重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