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華觀點:拜登執政下的中國政策─台灣只能自找出路?

2020-12-01 05:50

? 人氣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美聯社)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美聯社)

拜登上台後,會對川普的對華政策在結構上做全面調整,這已是毫無疑義的了。但是,所有關心那地區的人和利益相關的國家,特別是中國更關心的是,今後的中美關係到底能走多遠,因為這個問題不僅關係到中國的前途,更關係到地區是否穩定和繁榮。

拜登在11月23日公布6位重要國安和外交內閣成員名單,其中准國務卿布林肯、准總統氣候特使克裡、准國安顧問蘇利文等都是歐巴馬時代的老面孔。給人似乎有一種當年的建制派(establishment)回來了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同時也給中國以及其他周邊國家帶來了「歡樂和憂愁」。 但拜登今後對華政策到底會如何,值得認真地探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判斷拜登中國政策的基礎和關鍵

準確判斷拜登政府今後的中國政策走向,無外乎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出發。一是拜登自己的政治軌跡,他以前在政府任職期間特別是在任副總統期間對中國以及周圍地區的態度與發表的言論。這裡也包括了他挑選的政府內閣成員在以前的有關中國的政治軌跡。二是拜登以及卡瑪拉·哈裡斯(Kamala Harris)在競選期間對中國發表的言論。三是民主黨作為一個整體對中國特別是中共的看法。而這從民主黨的相關文件中能探測出來。 四是拜登以及未來內閣對川普現有的中國政策的評估。

從如上所說三方面出發,有兩個問題顯然決定了未來的拜登政府各方面將對中國采取的具體措施。首先一個問題是,中國到底是什麼,也就是說,美國應該如何給目前已經崛起的中國定義?

顯然,川普執政四年,已經把中共領導的中國作為「戰略敵人」來看待。 而拜登則不同。除了意識形態方面中國是對手,拜登更主要的是把中國看成是戰略競爭者。而在在有些問題上,則是合作伙伴。拜登認為,雖然美國的主要關注點(經濟技術軍事)必須是與中國競爭,但在氣候變化、全球公共健康和核不擴散等領域與北京合作至關重要。

第二個問題,中國與俄羅斯之間,二者尤其是在軍事上誰更是美國的威脅?

盡管拜登在競選期間也多次抨擊中國,稱習近平為「惡棍」(thug),今年4月,他還為《外交政策》撰文,指美國必須以「強硬手段」應對中國,但他這些表述,時常被人看成是競選語言。從內心上來說,他更強調重新啟動一個積極有效的中國政策,強調俄羅斯的軍事威脅,他以及他的副手哈裡斯在這一問題上看法,使得不少觀察者擔心,他們依然在年老過時的基辛格的思維範圍內。盡管拜登提名擔任國務卿一職的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年9月在CBS的訪談上表示,中國對美國構成「最大的挑戰」。他說:「我們都認識到,中國對我們構成了越來越大的挑戰,可以說是我們在經濟上、技術上、軍事上,甚至外交上所面臨的來自另一個國家(即中國-筆者注)的最大挑戰」。但同時,他又指出美國政策應該以制俄為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