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評觀點:緩衝區還是擴張跳板?中國的朝鮮半島困局

2017-09-14 05:50

? 人氣

筆者指出,從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在24日當晚舉行的建交25週年紀念招待會上,中韓雙方的致詞來看,鴻溝仍非常巨大。(資料照,美聯社)。(多維提供)

筆者指出,從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在24日當晚舉行的建交25週年紀念招待會上,中韓雙方的致詞來看,鴻溝仍非常巨大。(資料照,美聯社)。(多維提供)

中國與韓國在8月24日迎來建交25週年。不過有鑑於目前雙方針對美軍在韓國境內部署「末端高空防禦系統」(THAAD,又稱薩德反飛彈系統)的爭端,韓國總統文在寅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天僅低調互致賀電,韓方甚至一改由青瓦台(總統府)發言人發表賀電的傳統,改由外交部發佈。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兩位元首的賀電用很隱晦的方式描述中韓關係。不過,從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在24日當晚舉行的建交25週年紀念招待會上,中韓雙方的致詞來看,鴻溝仍非常巨大。

根據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梁雲祥的說法,目前中國對北韓的政策之所以處在「不戰、不亂、不和」的模糊立場,主要是中國無法定位與美國的關係,仍然認為後者「亡我之心不死」,所以無法完全拋棄北韓,需要北韓作為政治意義上的戰略緩衝區,以及在中美對抗的格局中牽制美國。

但實際上,這種困境源自中國想要在國力強大後,重新把朝鮮半島納為向外擴張跳板的帝國邏輯。然而中國目前的實力不足以挑戰美國,只好允許北韓核武化,盡最大可能阻止兩韓統一。如果朝鮮半島真如某些南韓人士的希望,在中國的允許下完成統一,也必須以終止美韓同盟為代價,取而代之的是中國逐漸掌控朝鮮半島。

不過由於金正恩為了保持北韓的獨立,持續進行核武開發,反而導致中國為了在當前持續讓北韓作為「緩衝區」,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南韓空軍和陸軍4日淩晨進行聯合飛彈發射演習,反制北韓3日進行的第6次核彈(氫彈)試爆(南聯聯參臉書)
南韓空軍和陸軍4日淩晨進行聯合飛彈發射演習,反制北韓3日進行的第6次核彈(氫彈)試爆。(南聯聯參臉書)

北韓為中國緩衝區的迷思

長期以來,外界多認為中國視北韓為其本土與南韓及駐韓美軍之間的「緩衝區」,連帶而來的想法就是,中國反對朝鮮半島在南韓主導下完成統一,這會讓美國的軍事力量直接與中國本土邊界接壤,而這正是中國在1950年介入韓戰的原因之一。因此,朝鮮半島對於中國的生存發展具有高度的戰略重要性,是防止外敵入侵中國的第一道屏障。

這樣的描述其實有很大的迷思。中國歷史上真正以朝鮮半島為「跳板」的外來侵略,只有1592年爆發的「萬曆朝鮮之役」(即朝鮮方面稱呼的「壬辰倭亂」,與日本方面稱呼的「文祿•慶長之役」)。而日本在這場戰爭中之所以選擇將朝鮮作為「跳板」,同時受限於無法直接跨越東海或黃海進攻中國本土的技術因素,以及欲將朝鮮半島作為戰功賞賜的政治因素。

19世紀後期,清朝面臨的諸多外患中,也唯有日本透過朝鮮半島滲入亞洲大陸。如果說朝鮮半島是中國抗擊外來侵略的第一道屏障,這種觀點有很強的特殊性--專指日本或其他從太平洋方面而來的敵人。

但如果敵人具備跨海而來的攻擊能力,朝鮮半島其實很難說具備作為中國「屏障」的價值。對這樣的敵人來說,直攻中國本土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例如1858年的英法聯軍與1900年的八國聯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