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總統蔡英文8月28日宣布,自2021年元旦起開放美國豬肉進口,引發進口肉類可能含有萊克多巴胺和其他瘦肉精的食品安全爭議,面對爭議延燒,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孟雨荷今(16)日強調,出口至台灣的美國食品安全標準,都和美國國內消費標準相同,呼籲各方應依據科學,用負責任的態度看待此議題。
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是最常見的瘦肉精,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1999年核准對豬使用萊克多巴胺,2003及2008年分別同意對牛和火雞使用,且豬肉殘留量最高為50 ppb,而台灣2006年開始全面禁用萊克多巴胺及其他瘦肉精,2012年開放殘留量10ppb的美國牛肉進口。
不過蔡英文解除長達14年的禁令,2021年1月1日開放進口,並依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標準,規定殘留量為0.01ppm(10ppb),不過仍引發爭議。孟雨荷(Amanda Mansour)表示,美國所有出口到台灣和其他貿易夥伴的產品均安全無虞,且都遵循最高標準,與美國國內標準相同。
這是我國宣布開放進口美國豬肉後,美國在台協會(AIT)首次就相關爭議有所回應。「我們呼籲各方以負責任的態度,以及符合科學依據來應對這項議題」,孟雨荷直言,「美國和台灣是致力維護食品安全及糧食安全的好夥伴,相信美台堅實的貿易關係,會持續做為維護安全的重要力量,讓雙方從中互惠」。
孟雨荷也提醒:「當政治人物在台灣消費者間散布不實資訊,引發毫無根據的焦慮,這對所有人來說都無益。」另外,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今(16)日前往台中,與台中市長盧秀燕會談,而盧秀燕當場表明,民調顯示7、8成民眾反對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和其他瘦肉精的豬肉。
盧秀燕在現場媒體前面,明確表達地方反對進口有殘留萊克多巴胺或其他瘦肉精的豬肉,但據了解,酈英傑與盧秀燕的會面事前並未說要開放媒體採訪拍攝,過去酈英傑和台灣其他縣市首長會談,頂多給媒體拍合照,或是地方政府在會後舉行記者會,這次酈英傑和AIT官員到場才知有開放媒體,等同被「設下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