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獲得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正迫使數十萬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群在西部新疆地區廣闊的棉田中從事艱苦的體力勞動。
根據近期在網上發掘的文件,該研究首次清晰地展示了採棉產業背後潛在的強迫勞動規模。新疆的棉花產量佔全球棉花供應量的五分之一,在全球時尚產業用途甚廣。
除了大型的再教育營系統(據信有超過100萬人被拘留在那裡),有關少數族裔被迫在紡織廠工作的指控也得到詳細記錄。
中國政府否認這些說法,堅稱這些營地是「職業教育培訓中心」,而這些工廠是一個大規模、自願的扶貧計劃的一部分。
但新的證據表明,每年有超過50萬少數民族工人也被調往參與季節性採棉工作中。他們的工作環境可能存在很高的強制性。
「在我看來,其潛在影響確實是歷史性的,」曝光這些文件的華盛頓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基金會(Victims of Communism Memorial Foundation)高級研究員鄭國恩博士(Adrian Zenz)告訴BBC。
「我們第一次有證據證明維吾爾人在製造業、服裝生產中的強迫勞動,而且直接涉及到採摘棉花,我認為這是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事件。」
「任何關心道德採購的人都必須看看貢獻了中國棉花產量85%、世界棉花產量20%的新疆,然後說『我們不能再這樣做了』。」
這些文件包含了網上的政府政策文件和官方新聞報導。文件顯示,2018年,阿克蘇及和田地區「通過勞動力轉移」派出21萬名工人,跨地區為中國凖軍事組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採摘棉花。
另一些報導稱拾花工被「動員並組織起來」,輸送到數百公里外的田地裡。
今年,阿克蘇地區確定了其田地需要142,700名工人的需求,這很大程度上通過「應轉盡轉」的原則得到了滿足。
文件中稱要「引導」拾花工「自覺抵制非法宗教活動」,表明這些政策主要是為新疆的維吾爾人和其他傳統穆斯林人群制定的。
政府官員首先與棉場簽訂「意向合同」,確定「僱工人數、地點、住宿和工資」。然後經過動員後,拾花工「踴躍報名」。
有很多跡象表明,這種踴躍並非完全自願。例如,有報告描述一座村莊的人「不願意從事農業工作」。
官員們不得不再次上門做「思想教育工作」。最終有20人被送走,並計劃再「輸出」60人。
營地和工廠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將大規模遷移農村貧困人口作為全國扶貧運動的一部分,其公開目的是改善他們的就業前景。
最近幾年,該運動正加足馬力進行。
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消除絶對貧困可以說已成為其在明年中共成立100週年之前,最重要的國內政治優先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