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鳥類美洲鶴曾一度瀕臨絕跡,經過帕圖森野生動物研究中心不懈的努力,包括出動輕航機引導幼鶴南飛過冬、要求餵養人員裝扮成鶴,避免鶴群依賴人類等方式,成功拯救了這個物種。然而,據《華盛頓郵報》18日報導,美國政府已經取消相關經費,運作長達半世紀的復育計畫即將於9月底結束。這項決策可能會影響到美洲鶴的復育速度,迎來動保團體的批評與工作人員極度不捨。
瀕臨絕種的美洲鶴
美洲鶴成鳥站立時高達 1.5 公尺,是北美洲最高大的鳥類。分布地一度橫跨整個北美洲中西部,但由於人類濫捕,又因城市發展而失去棲息地,1941年,野生美洲鶴一度只剩下21隻,瀕絕絕種。
美國馬里蘭州的帕圖森野生動物研究中心(Patuxent Wildlife Research Center)率先發起美洲鶴復育計畫,經過51年的努力,將美洲鶴的數量成功提升至500隻,儘管成效顯著,管理該中心的國家地質調查所(The U.S. Geological Survey)卻表示,該計畫已經成功達成目的,必須將有限資源投入其他瀕危物種的研究,因此取消計畫在會計年度2018年的預算,也就是說,此計畫將在9月底正式進入尾聲。
目前待在帕圖森研究中心的75隻鶴,將會被移送到其他機構,而其他地點的復育計畫,則會持續進行。研究中心院長法蘭屈(John French)在一則聲明中表示,由於美洲鶴對環境的變動十分敏感,隨著這些鶴移居到新的地點,牠們的繁衍速度將會受到影響,連帶也會使近幾年野放的美洲鶴數量減少。但長期而言,美洲鶴的數量還是可以達到穩定的成長。
假扮鶴、不能說話...復育人員花樣百出
法蘭屈領導美洲鶴復育計畫長達數十年,他表示,在1966年,世界上只剩下42隻美洲鶴,帕圖森野生動物研究中心為了「保存基因多樣性」,從野外蒐集了12顆美洲鶴的蛋,以此作為人工繁殖的種鳥群,展開復育計畫。
2001年開始,帕圖森研究中心教會幼鶴如何在野外生存後,便將牠們野放。由於成鳥的數量不及幼鳥,每年春天,也就是幼鳥孵化出來的季節,研究中心的志工與人員便成了幼鶴的保姆。為了防止鶴群被馴化,而無法回到野外生活,與鶴群接觸的人員還必須假扮成鶴,除了穿上全白的衣服,與戴上鶴的手偶之外,也被禁止在牠們面前說話。
協助復育計畫長達12年的志工寶拉(Paula Wang)曾經拯救一隻垂死的鶴於安樂死的命運,並藉由帶牠到戶外活動,助牠重回健康。她表示,不能說話或笑出聲,其實非常困難,「有的時候你想對自己說,『做得好!我為你感到驕傲!』但你不能在他們面前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