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男同志反彈愛滋污名,不是因為心虛
此番交會,若以「你們那麼激動、表示你們就是心虛」落幕,實在可惜。
愛滋歷史上,從最早期美國診斷出五名不明原因的病症者,發現他們都是男同志,進而將當時的不明病症稱之為「gay cancer」,到台灣首例愛滋感染者亦是,男同志幾乎是最早就被標籤為愛滋危險群的人。
在愛滋病被發現、有效的治療方式問世並逐年進步之後,歐美國家努力擺脫早期標籤,於是,當他們說「感染愛滋是因為不安全性行為」,而不再往後連結「誰的不安全行為」,他們是真心的這麼認為,從小的教育都是這麼教的。
台灣不一樣,台灣以高危險群分類來做愛滋防治與宣導工作,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大約與「以恐嚇為防治策略」長期重疊。因此,男同志是愛滋高危險群,而愛滋是令人害怕的、醜陋的、痛苦的,這些觀念深入人心。
於是,不令人意外的,男同志對愛滋議題相當反感。近年,在有心人士的努力下,雖然已經漸漸打破男同志對愛滋的抗拒,但骨子裡、長期積累在社群印象中的反感,並沒有那麼容易消除,更何況,至今,大多數人提起男同志與愛滋時,僅僅是頂著禮貌的臉孔,卻根本不掩飾眼底的尷尬或鄙夷。
做為一個愛滋工作者,我從來不問「你是怎麼感染愛滋的」,除非對方主動談起。但我理解政府公共衛生需求,因此,我特別希望,統計數字不要再區分同志或異性戀,讓我們回到真正的感染原因(不安全性行為等),並且,更致力來推廣所有有效又符合人性的防治策略吧。
*作者為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本文原刊《筆震》論壇,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