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任命了一位貿易談判資深人士為商務部的高級談判代表,填補了一個空缺2年的正部級職位。這顯示中國正在為應對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做準備。
中國商務部13日宣布,現年60歲的俞建華任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一職。自傅自應2018年底離職以來,這個職位一直空缺。
這一消息是在與美國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以及當選總統拜登將於下週就任之際宣布的。拜登12月表示,他不會立即修改與中國的貿易協議,但計畫與盟友合作,制定更加一致的對華戰略。
俞建華在制定貿易政策方面有超過30年經驗,是中國最資深的貿易談判代表之一。2013年,他首次被任命為商務部負責貿易談判的副代表。2017年,他以這個身份與美國同行舉行會談,抗議美國啟動對中國的「301條款」調查。
同年晚些時候,他被調任為中國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大使,並積極為中國在新疆的政策辯護。他對一個聯合國小組表示,關於維吾爾穆斯林被非法拘禁的說法「違背事實」。
2020年4月,在美中貿易談判膠著之際,俞建華被叫回商務部工作,二度任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在13日宣布的新任命後,他將與新任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和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一起處理貿易事務。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政府的談判團隊在重大貿易談判問題上缺乏專業知識。隨著俞建華的任命,中國試圖開始解決貿易談判經驗不足帶來的問題。
中國和美國的貿易團隊經驗不匹配是雙方談判的諸多障礙之一。中國副總理劉鶴從2018年起領導中方的貿易談判,這一舉動實際上使傳統上負責政府貿易關係的商務部被邊緣化。
劉鶴的團隊主要由銀行家和經濟學家組成,成員中來自商務部的人不多,在貿易問題上的經驗有限。相比之下,美方團隊主要由貿易律師組成,在對貿易政策的熟悉程度上勝過中方代表。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和拜登提名的貿易代表戴琪均有豐富的處理政府貿易事務的經驗。
解決與美國的貿易糾紛對中國來說是當務之急。面對美國每年對超過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壓力,中國在1年前簽署了一份協議,同意在2年內對美國商品和服務的購買規模增加2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兆5975億元),並放寬市場准入。
在新冠疫情反覆和債務問題的打壓下,中國需要努力維持經濟增長,這加大了領導人說服新一任美國政府降低關稅,幫助中國製造業復甦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