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7月28日,奧匈帝國的砲兵以及多瑙河上的砲艇開始轟擊塞爾維亞,開啟為期4年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著名歷史作家霍克斯柴爾德(Adam Hochschild)指出,雖然一戰的主戰場在歐洲,歐洲軍民死傷枕藉,歐洲土地化為廢墟,然而當時歐陸各強權之所以爭先恐後奔赴戰場,主要是被幾個虛妄幻想驅策,這些幻想其實是起源自遙遠的殖民地。
最大的幻想當時就是「旗開得勝,速戰速決」。那年8月,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向子弟兵承諾:「在樹葉飄落之前,各位就能回家。」德軍作戰計劃要求在42天之內擊潰法軍,協約國(Entente)沒有那麼趾高氣揚,但也深信戰事會在數個月(而非數年)之內結束。
1914年8月西線戰場的德軍(維基百科)
第二個幻想則是那些昂首挺胸上戰場的官兵,相信敵人會有如待宰的羔羊,任憑自己槍林彈雨,不敢反擊或反擊無方。因此才會有這些怪現象:從協約國到同盟國(Central Powers),大部分官兵都沒有金屬頭盔;數百萬法國步兵與奧匈帝國騎兵,制服是鮮明的紅色或藍色,好像生怕自己的目標不夠明顯;戰爭初期,交戰雙方會成群結隊,在空曠的田野中行進,渾然不懼對方的步槍或機槍。
從將領到小兵,百年前的歐洲軍人為何如此不食人間煙火?原因在於當時歐洲軍方高層借鑑的歷史戰役,顯然經過精挑細選。1914年的歐洲,已經大致承平40多年,除了俄羅斯帝國之外,各國軍官的實戰經驗幾乎都是來自非洲與亞洲的殖民地,敵我雙方火力不成比例,因此總是能夠速戰速決。
左起:法金漢、尼維勒、霞飛(維基百科)
舉例而言:
*德軍參謀本部(Großer Generalstab)參謀總長法金漢(Erich von Falkenhayn)1896年至1903年在中國服役,曾經擔任湖廣總督張之洞湖北武備學堂教官,1900年參與列強鎮壓中國義和團的八國聯軍。法金漢主導1916年的凡爾登戰役(Battle of Verdun),雙方陣亡合計約30萬人。
*法軍西線總司令尼維勒(Robert Nivelle)也曾經參與八國聯軍,並在印度支那(Indochina,中南半島)與阿爾及利亞的戰場服役。他在1917年發起的「尼維勒攻勢」(Nivelle Offensive)讓英法聯軍付出18萬7000人傷亡的代價。
*尼維勒的前任霞飛(Joseph Joffre)曾經在中南半島、台灣(中法戰爭的基隆戰役)與東非馬達加斯島加作戰;1894年率領遠征軍穿越撒哈拉沙漠,攻佔西非大城廷巴克圖(Timbuk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