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耀元觀點:透過嚇阻理論來了解美韓衝突:下一步是什麼?

2017-10-05 06:30

? 人氣

「嚇阻理論要能夠成功,美國與北韓就必須要建立一定的信賴基礎。但要怎麼做,考驗著雙方領導人的智慧。川普選舉的時候, 說願意和金正恩一起坐下來吃個漢堡,或許這是對雙方增加信賴感一個不錯的開始。但是他願意跨出這一步嗎?」(資料照,美聯社)

「嚇阻理論要能夠成功,美國與北韓就必須要建立一定的信賴基礎。但要怎麼做,考驗著雙方領導人的智慧。川普選舉的時候, 說願意和金正恩一起坐下來吃個漢堡,或許這是對雙方增加信賴感一個不錯的開始。但是他願意跨出這一步嗎?」(資料照,美聯社)

9月15日,北韓再度試射洲際飛彈,面對北韓持續的飛彈威脅,顯然鄰近的國家南韓、日本、甚至是美國在此之前用以脅迫北韓的經濟制裁以及聯合軍演,無法讓北韓放棄發展核武的決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反觀北韓,日韓美以及國際社會加諸在北韓的壓力,似乎更促使其往險路邁進。截止目前,在位六年的金正恩已發射超過85枚飛彈,是他父親以及祖父在位期間所發射數量總和的兩倍以上。如果北韓確定擁有核武,為了避免核武衝突造成的大量傷亡,美國對北韓的政策可能從目前孤立(Isolation)轉為嚇阻(Deterrence)。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15日淩晨現場指導「火星-12型」中程戰略彈道飛彈發射訓練(AP)
「在位六年的金正恩已發射超過85枚飛彈,是他父親以及祖父在位期間所發射數量總和的兩倍以上。」圖為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指導飛彈發射訓練。(美聯社)

嚇阻理論(Deterrence Theory)的核心概念是相互保證毀滅(MAD: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假設現在有兩人對峙,彼此都知道對方手上有槍(毀滅性武器)也知道只有他們其中一方真的開槍,兩個人一定都會非死即傷。過去冷戰時期,因為美蘇雙方彼此相信,如果有一方逕自使用核武(毀滅性武器),則雙方都會被毀滅,核武後果的恐懼讓雙方達成一個恐怖平衡,也因此未爆發直接的軍事衝突。

但在北韓的這個問題上,嚇阻政策適用嗎?部分學者專家,如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蘇珊.萊斯(Susan Rice),認為嚇阻理論是可行的。然而,在現況下,有些原因會影響嚇阻理論的施行。首先,相互保證毀滅的這個概念要能成行的前提,是被嚇阻的雙方領導人必須是理性的。如萊斯在紐約時報的撰文所說,川普大放厥詞的行為,對嚇阻理論的施行,投下不小的變數 (Rice 2017)。因為,當國家領導人言行不一,甚至與官僚的想法不同步時,都會降低美國承諾的可信度(Credibility)。

另一個可能讓嚇阻理論失效的原因,是來自國際政治理論中的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因為國際間沒有能有效管束國家用武的上層權威單位(也就是說,國際社會是一個無政府狀態(Anarchy)),因此當國家為了保障安全而採取自認為是防禦型的政策時(例如架設飛彈),常會降低其他國家的安全感,迫使他們也採取類似的措施(所有國家最後都架設飛彈)。最終,兩個國家都會因為彼此的軍事競賽而變得更不安全(Jervis 1978)。

美國總統川普27日公布大規模減稅方案(AP)
「川普大放厥詞的行為,對嚇阻理論的施行,投下不小的變數 。因為,當國家領導人言行不一,甚至與官僚的想法不同步時,都會降低美國承諾的可信度。」(美聯社)

導致安全困境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錯誤認知(Misperception)。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羅伯特.傑維斯 (Robert Jervis)認為,領導者會因錯誤認知,而做出錯誤的判斷,進而加深兩國之間的安全困境(Jervis 1976)。他更認為對現實解讀的不同是美國和北韓關係維持在僵局的主要原因--平壤無法體會美國對平壤即將擁有核武,並且可能將技術轉移給其他國家的恐懼。

喜歡這篇文章嗎?

葉耀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