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北京對拜登政府改善對華關系的期待降低。在拜登首次發表對外政策演講前,楊潔篪利用美中全國委員會視訊會議的平台,系統闡述了中國的對美政策。雖然楊表示北京的目標是推動中美關系重回可預期、建設性的軌道,構建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大國相處模式,使兩國沿著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軌道向前發展,但北京也將繼續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他為此提出了四點具體意見,正確認識看待中國,恢復正常交往,妥善處理矛盾分歧,開展互利合作。
楊潔篪關於中美關系的講話不過是在重復中國外交當局去年以來一直在說的,但這不表示它就是老生常談,沒有意義。以楊的身份,首次系統性針對拜登政府闡述北京的對美政策,它的基調是軟中見硬,貫穿著習近平一向強調的底線思維。「軟」的部分是「四個從不、一個無意」,即從不干涉美國內政,從不對外輸出發展模式,從不搞意識形態對抗,從不尋求挑戰或取代美國地位,無意劃分勢力範圍;「硬」的部分是敦促華盛頓切實尊重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和關切,停止插手香港、西藏、新疆等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停止試圖通過干涉中國內政來牽制阻撓中國發展。北京認為,這些問題關乎中國的核心利益和民族尊嚴,牽動14億中國人的民族感情,碰不得,否則最終只會給中美關系和美方自身利益造成嚴重損害。這其實也給美國劃了三道底線。
兩個底線嚴重對立,一個說碰不得,碰了中國人會很生氣;一個說偏要碰碰,不碰就不是美國。中美關系的這種狀況,正如有中國學者在評論楊布通話指出的,(它)既有大國的矜持,也有相互的釋放;既有各自對關系改善的條件設置,也有「欲報(復)還休的自以為是」。
兩國在幾乎所有事情上的對立,眼下看很難有妥協余地,除非一方退讓或認輸,否則客觀情形必然是螺旋式的競爭和對抗下去,直到最終決出勝負。就中美的實力而言,雖然中國正在快速追趕美國,但至少在未來10多年裡,無論是單項還是總體國力,美國要強過中國,何況美國還有眾多盟友和伙伴,並且堅守道德和價值高地,難以想象,在這種形勢下,華盛頓會主動同北京言和。而北京也難以做出大的退讓。一旦在底線問題上失守,華盛頓會不會得寸進尺,步步進逼?北京將退無可退,其後果不但讓其他國家認識到,中國不過是泥塑巨人,硬不起來,從而跟在美國後面紛紛向中國索要好處;也無法向國內民眾交代,何以在底線問題上一讓再讓,鑑於中國民族主義的熾熱,民意只會把北京看作膽小鬼。
因此,雙方若不妥協,就只能一報還一報。
這對雙方當然是考驗,然而無疑對北京更不利。我曾指出,拜登會比特朗普讓北京更難處理。後者一味對中國施以極限打擊,看起來爽,但由於它是以耗損美國的實力為代價的,事實上給了北京擴充戰略的空間,只要中國挺住攻擊,後面就無大礙。但拜登的戰法將令北京頭疼,注重人權和規則,提升實力,多邊包抄,北京要尋求突破點不是那麼容易的。
*作者為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道,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