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清晨0時56分、0時58分,台灣東部海域連續發生2起芮氏規模5以上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今年東部地震活動頻繁,今年1月開始已有8起芮氏規模超過5以上地震,可能原因有2個。一為平常釋放能量,通常後續不會出現較大地震,二為較大型地震都發生在隱沒帶或海溝附近,規模芮氏8.5以上大型地震,歷史上都有發生前震,許多不只發生一次。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顯示,0時56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深度為69.3公里,震央位於宜蘭縣政府東偏南方73.0公里;隨後0時58分發生芮氏規模5.7地震,地震深度為23.9公里,震央震央位於宜蘭縣政府東南方47.9公里。
陳國昌表示,今日2起地震皆為隱沒帶引發的地震,為2月7日凌晨1時36分地震的餘震。其中,0點58分發生的地震因深度淺較為特別,可能是隱沒帶活動時,該地區地質條件複雜,造成破碎、扭曲,因此深度僅有23.9公里。
陳國昌表示,以2011年日本東北地震而言,7天前曾發生規模7.7地震,沒想到最後7天發生規模9.0大地震,因此現在地震無法預測,但氣象局不會疏忽任何狀況。他強調,地震突然在相同地區頻繁發生,應多注意,將會持續關注地震後續發展。
至於為何2起地震發生時國家警報未響,陳國昌回應,第一起規模5.5地震並未達到地震警訊標準,規模5.7地震震度僅有3級,未達地震警訊4級的標準,因預估要搶時間,難免有誤差,未來將會更精確、精準。
針對國家級警報發布條件,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9日於臉書上發文說明,當偵測地震遇估規達5.0以上,且任一縣市政府所在地預估震度達4級以上,即會發布,但因宜蘭預估震度不到4級,很接近4級,誤差不特別大,因此無發布警報,其餘縣市也未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