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派看來是真的慌了,慌得漫無章法。
為了「去中」,竟然想出「姓氏用羅馬拼音」這種點子,而內政部居然就採納了—他們不曉得那個嚴重性,破壞了自己的文字,是會亡國滅種的!
獨派為什麼慌了?因為他們「才發現」台灣真的落後大陸,而且在可見的未來還追不上。在此之前,很多獨派人士持「中國只是人多、錢多、兵多而已,除此三多,其他方面還落後台灣很多」,如此論調是確實存在的現象,我去年還聽到過某仁兄在眾人場合大聲說出這個論調,而且還有人點頭。那麼,他們什麼時候「猛然警覺」的?
或許是蔡英文政府執政以來,施政荒腔走板,民進黨內重量級人物發出「親中、友中、合中、兩岸一家親…」言論,才讓他們警醒。無論如何,他們心一慌,就急著推出各種「去中/切中」的主意,同實施壓蔡政府採行。
《雪濤諧史》的寓言:
有一僧一道一醫同涉(渡河),中流遇風,舟楫危甚。
舟人叩僧道曰:「兩位老師,各祝神祈止風何如?」
僧咒曰:「念彼觀音力,風浪尺消息。」
道士咒曰:「風伯雨師,各安方位,急急如律令。」
醫亦複咒曰:「荊芥,薄荷,金銀花,苦楝子。」
舟人曰:「此何為者?」
答曰:「我這幾般,都是止風藥。」
好笑嗎?前述情境就是如此。起初以為念起咒語就可以止住風浪,等到和尚、道士都不行,於是醫生上場。俗話說「病急亂投醫」,這下成了病急「醫亂投」。說到這裡,笑不出來了,因為,「病人」就是台灣啊!
在此之前,關於歷史課綱、文言文比率等爭議,我都沒有發表意見。不是我姑息,而是我一貫認為,歷史是連續的,不是「用橡皮擦擦掉」那麼簡單的事情;文化是人們生活的累積,教科書減少古文、宮廟減香等小動作,是不可能用數年、甚至數十年時間,抹煞三千年文化深植人心的那種影響。
但是,破壞文字的後果卻是可怕的。
曾有哲學家說:「是知識選擇語言為表達工具,不是各民族選擇語言來表達知識。」這番話不但指出,不同語言所最能表達的知識互異,甚至暗示了:毀掉語言將同時毀掉該語言所承載的知識。而文字是比語言更深刻的知識載具,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民族,雖然也能傳承他們的知識,但是終不免失傳的風險。
且以歷史上中國北方的草原民族為例,契丹(遼)、女真(金、清)、蒙古(元)都曾入主中國。在入主中國之前,他們都先統一了北方草原、沙漠,一個共通點:那些「被統一」的草原民族,都沒有自己的文字(極少數例外如渤海國)。也就是因為沒有文字,無法跟有文字的民族競爭,終至亡國滅種。
台灣一直以正體字有別於大陸的簡體字,這原本是台灣對大陸的優勢之一。因為,中國想要實現大國夢,光靠錢多、武力強是不夠的,必須搬出三千年的文化底蘊,發揮文化力方克于成,而正體字比簡體字更能發掘中華文化底蘊。
教育部修改歷史、國文課綱,只是放棄台灣的優勢而已,但是內政部「姓氏用羅馬拼音」,卻是毀掉文字(羅馬拼音沒有字義),那個後果是消滅知識,不只會王國,甚至會滅種。(有一個台獨理論,認為台灣人是不同於中國人的新民族)
病急亂投醫是危險的舉動,但病人至少還有更換醫生的選擇;「病急醫亂投」而病人竟然吃下了那帖藥,怕就沒命了!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