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能力與人腦構造習習相關
這個現象顯示,除了模仿能力與語言環境兩大因素外,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條件。這項條件和人類的生物構造有關。
2001年,一項語言失能的研究計畫發現了FOXP2(叉頭框P2)基因,即和言語功能的發育有關的基因。該基因位於人體第7對染色體上,但是在具有發聲學習能力的動物如鳴禽中,也可尋獲。因此,科學家認為,語言屬於生物學的範疇,且大約在4.6至6.2百萬年前,人類體內因發展出叉頭框P2而開始和猩猩與其他靈長類分道揚鑣。
作者接著指出,約從1960年代至今,語言學家有如下的假設:在人腦裡,存在一個語言機制,具有學習、消化、生產語言的功能;它雖是個實體,但不像腎臟或肝臟那麼完整,很可能是不連貫的實體,散布於人腦中,交相運作地讓人類可以使用語言。「阿韋龍的野孩子」或Genie的例子顯示,人腦的語言機制很可能在一個人5歲前最為活躍,錯過了黃金期,機制就會退化,甚至消失。
以上只是假設,因為基於倫理的關係,科學家不可能把小孩拿來搞實驗。
但是作者認為,諸多語言病理學的例子,在在顯示這個假設有其真實性。例如,某人會因中風的緣故喪失語言能力,但他的智力卻無受損。
或如,有些腦部的嚴重創傷會導致語言能力的削弱:靠近額葉左半部的傷害會導致布氏型失語症(Broca’s aphasia),患者只能以簡短、斷續的話語表達,因此又稱表達型;靠近後腦左半部的傷害則會導致威氏型失語症(Wernicke’s aphasia),又稱接受型,因為患者會喪失字意的正確理解或(和)詮釋語意的能力;然而,一旦整個左半部的腦袋受損,整體型失語症(Global aphasia)恐怕是難逃的結果。
四歲小孩已習得語言基本要素
如果語言機制是人類腦部實體的假設成立,作者強調,關於我們如何習得母語的研究,正如關於人體如何代謝糖分的分析,所得到的結論必須有足夠的科學證據。
根據研究數據與資料,作者提出以下關於母語養成的觀察。首先,母語的習得始於胎內。大約在妊娠期間的第七個月,胎兒的聽覺系統已大致成形,因此聽得到子宮外面的聲音。這就是為什麼初生兒對於母親以及常在孕婦身邊的人的聲音特別有反應。
差不多一歲前後,嬰兒能夠說出幾個單字;在第二年期間,逐漸應付由兩個單字組成的片語,例如「不要」、「沒了」、「濕濕」,到了三歲左右(早的於兩歲半、晚的於三歲半),小孩的語言能力大躍進,可以說出複雜的句子了,甚至自創字眼。
一般而言,兩歲的小孩已經可以生出上千個字眼,而到了四歲,他們已經習得了語言的基本要素,然而對於細節的掌握要等到多年之後。以上的數據皆屬「一般而言」,因為每個小孩學習語言的速度與成效不可能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