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早在2002年黨的十六大上,就在各方問題越加突顯的背景下,提出「重要戰略機遇期」概念,來彰顯中國面臨複合型問題的不穩定局勢。十九大報告中,則以「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進一步闡釋中國面臨的現況。
「一個領導人有一個領導人要解決的時代課題」
就著這些課題,中共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表示,「一個領導人有一個領導人要解決的時代課題,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要完成的時代使命」。
故,共產黨陸續提出回應社會問題與時代使命的論述。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十四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五大,鄧小平理論;十六大,三個代表;十七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十八大,科學發展觀。而十九大即將閉幕,在黨媒的吹捧下,似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字進入黨綱,營造了相當有利的氛圍,可聞到中共貫性的鋪陳手法。
領導人提出的上述理論或思想,對廣土眾民的中國來說,起到「綱舉目張」的效果,讓中國所有的官員及人民得以有方向性地向「黨中央」對齊靠攏,以此報告為核心,展開所有法律制度建立與政策行動。而每一代領導人提出具有代表性的論述的背後,都是強大的專家團隊以眾多的理論邏輯支撐論述,專業的諮詢是為了在治國時,避免發生差以毫釐,推展到31個省市自治區引發海嘯般的錯誤。
徵詢逾4700人意見 十九大報告成形
報告具體是如何形成的呢?就以這次十九大報告的3萬2000字來說,參與諮詢的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解釋,從一年前的2016年10月份就成立「十九大報告起草小組」,由習近平擔任組長,中央有關部門及專家學者參與,廣泛針對議題徵求意見,再展開調研工作,形成80份研究報告,個別問題請25個高級智囊試點單位提交專題研究形成報告,後經中央審議過程,徵求意見總人數超過4700位。
而這次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是回應了外界對「中國特色」的疑慮,「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中國)不能生搬硬套外國政治制度模式」,以此回應外界對中國撇民主不走的批判。
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內容,根據十九大報告,首條內容,還是在於「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強化向黨對齊靠攏的「黨領導一切思維」。之後才是人民中心、深化改革、新發展理念、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保障與改善民生、人與自然和諧、總體國家安全、黨指揮槍、一國兩制與統一、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從嚴治黨等,共14項新時代的基本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