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議》支持東協、關切緬甸 印度學者籲建立「Quad+台灣」框架

2021-02-19 12:00

? 人氣

2020年10月6日,美日澳印四國外長在東京舉行四方安全對話,由左至右分別為印度外長蘇傑生、日本外相茂木敏充、澳洲外長佩恩、美國國務卿龐畢歐(資料照,AP)

2020年10月6日,美日澳印四國外長在東京舉行四方安全對話,由左至右分別為印度外長蘇傑生、日本外相茂木敏充、澳洲外長佩恩、美國國務卿龐畢歐(資料照,AP)

美國、澳洲、日本、印度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18日舉行外長會議,這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的首場四方安全對話會談,照慣例由4國各自發布聲明,除了當前的疫情,還表明支持東協及關切緬甸局勢,而印度學者潘杰根指出,台灣應展現反制中國獨裁主義在區域擴張的價值,才可能建立「Quad+」框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四方安全對話(Quad)是2007年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設立,但2008年時任澳洲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決定不參與此對話機制,加上繼任的吉拉德(Julia Gillard)維持不參與態度,使得對話停擺,直至2017年東協峰會,4國才商議重啟對話,之後分別於2019年9月、2020年10月舉行2次外長會議。

同意每年舉行部長會議

這次是四方安全對話第3次舉辦外長會議,受到疫情影響而以視訊方式進行,照慣例沒有聯合聲明,由各國自行發布會後聲明,其中美國與印度均提到支持航行自由;美國和日本都強調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印度及澳洲指出重振供應鏈,只有日本表明關切中國《海警法》,且4國反對單方面改變東海、南海現狀。

4國都表示,合作對抗疫情及氣候變遷,支持東協(ASEAN)凝聚力和向心性,並關切緬甸政變後的局勢,美國更直言恢復緬甸民選政府有急迫性。另外,不實資訊、反恐、海事安全、人道援助也是4國討論的合作範圍,且同意固定每年進行部長級會議。

中國學者:經濟牌反制

四方安全對話被視為圍堵中國的「亞洲版北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8日稱:「希望(Quad)有關國家之間的合作是開放、包容、共贏的,能夠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成為積極向善的力量,而不是有所企圖、針對特定國家,這才能得到支持。」

「四方安全對話是所謂的印太戰略核心,此機制在拜登政府圍堵中國的努力中,會扮演更大的角色」,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倪峰告訴《環球時報》,拜登政府繼承川普時期的印太戰略,「但4國的國家利益不同,當美國要他們選邊站,他們會把美國推向戰場」,並稱中國可用經濟牌反制,像是澳洲已嘗苦果。

建立挺台共識成挑戰

美國雙月刊《國家利益》(TNI)17日刊登印度國防及戰略研究院(MP-IDSA)研究員潘杰根(Jagannath Panda)文章,內容直言拜登政府想要舉行首次元首會議,台灣就會是印太戰略的核心要務,但四方安全對話參與國要就台灣議題達成共識是個挑戰,因為4國都採取「一個中國」政策。

潘杰根提到,儘管美國《台北法》(TAIPEI Act)和《台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已生效,兩者明文美國協助台灣參與國際事務及強化防禦能力,但美國對台灣的原則仍是不支持台灣獨立或兩個中國。他指出,對印度來說,台灣是經濟大於政治,且不易捨棄與中國的發展夥伴關係。

印度學者:建立Quad+框架

「日本若主動提議四方安全對話要支持台灣,那是基於自身安全考量」,潘杰根寫道,「中國佔領台灣,會嚴重影響日本在印太地區的國家利益」,而日本的態度主要會視美國而定。他亦稱,澳洲和中國關係是以經貿為基礎,不過中國佔有台灣,同樣損害澳洲在太平洋地區的經濟。

潘杰根認為,四方安全對話可建立「Quad加台灣」模式進行合作,且要圍堵中國的獨裁主義擴張,對話參與國可率先用「台灣」取代「中華台北」稱法,向中國傳遞強烈訊號,而作為高科技重鎮的台灣,對4國合作後疫情時代的重振供應鏈有加分效果,特別是日澳印已提出「供應鏈彈性倡議」(SCRI)。

潘杰根坦言,四方安全對話參與國對台灣的支持力道,牽涉與中國的關係好壞,而台灣要獲得有意義的支持,必須在「Quad+」框架中,同時和4國強化雙邊關係,「也就是說,在反制中國對區域及全球拓展獨裁主義上,台灣必須展現自身價值符合四方安全對話的戰略稜柱(strategic prism)」。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