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的男人,無論是否在戰場前線服役,都會被「期待像個男人」,而且絕不會有人懷疑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甚至在今天,我們也能在背景是戰時歲月的老電影中,看到這種形象的投射。盟軍領袖像是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羅斯福(Roosevelt)或戴高樂(de Gaulle),毫無疑問都充滿了男子氣慨,也具有權威。我們也看到戰後那幾年,有些男性電影巨星演繹著同樣理想的男子漢氣質,像是好萊塢的賈利.古柏(Gary Cooper)、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約翰.韋恩(John Wayne)、葛雷哥萊.畢克(Gregory Peck)與卻爾登.希斯頓(Charlton Heston)或英國的傑克.霍金斯(Jack Hawkins)、肯尼斯.摩爾(Kenneth More)、詹姆斯.羅伯遜.賈斯帝(James Robertson Justice)及其他更多人。
讓這些演員在螢幕裡傾向於扮演英雄角色而非反派,原因之一在於:這些英雄並不只是表面上看來很有陽剛氣而已,也表現出無私、具感受力、富有同情心,並運用男子漢的力量,堅定地為他人與社會而奮鬥。就像榮格學派心理學家所說的,他們外表的男子氣慨,與內在「陰柔」的無私特質取得平衡,並朝著正面的方向發展。
換句話說,男性與女性的特質,並不局限在性別。男性與女性的心理構造可以同時具有陽剛與陰柔特質,無論他們的性別為何。基本上,特質若是涉及到力量的要素,無論男人或女人,都可以被視為「陽剛」;而另一種對於他人較為柔軟的同情與敏感,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陰柔」。力量與對他人的柔軟情感,必須能夠平衡才成其為人,否則無論性別為何,對他人就只是個冷漠、不敏感且自我中心的存在。
與此類似,在我們大腦中進行邏輯與理性思考、關注秩序、結構與事實部分的,通常稱為「左腦思考」,心理學上稱為「陽剛」。相反,基於直覺與創造性想像的「右腦思考」,在心理學上則稱為「陰柔」。假使沒有直覺的平衡,左腦的理性思考就可能使自身僵化,無法觸及現實的真相。
我們心理運作的這些不同面向,也都同樣適用在男性與女性上。要成為有活力、成熟且負責的人,陽剛與陰柔特質必須取得平衡。男性可能很自然地易受心理的陽剛面影響,但這必須跟內在的陰柔特質──也即榮格所謂的「阿尼瑪」(anima),體察他人與廣泛的直覺式理解──取得平衡。
同樣,一位女人可能擁有更多的創意、照顧欲及直覺,這是她心中的「陰柔」特質。但也需要「陽剛」的原素加以平衡—也即榮格所稱的「阿尼姆斯」(animus),心智與人格的力量。每個時代都有不同類型的堅強,它也曾經讓許多女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那幾年,發揮出內在堅強而勇敢的那個部分。
然而,從那些年旅行到今日世界的時空旅人會發現,在一九六○年代「性革命」之後,兩性注定要「混在一起」了。男人被認為要更柔軟、更溫柔、更「女性化」。在今天這個「平等」與「女權」的新時代,那些堅定的、陽剛的紀律、權威與秩序的價值,被視為只是為了支配而用來壓迫、限制與否定生命的工具。另一方面,女人則被認為應該更有主見、更獨立,並且能以與男性相同的條件跟他們比拼。但這裡也種下了導致多衝突的種子,最終,造成了政治正確的團體迷思,為人們帶來痛苦又分歧的困惑。
*本文選自商周出版的《團體迷思》一書;作者克里斯多福.布克 Christopher Booker(1937-2019)為英國知名的政治、社會、心理學作家兼記者、《Private Eye》創辦人兼編輯、《星期日電郵報》的專欄作家。著有《團體迷思:群眾的盲目、自欺與暴力是如何形成的?》、《Seven Basic Plots》、《The Real Global Warming Disaster》、《The Great Deception》和《The Mad Officials》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