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策「川歸拜隨」?
拜登上任之後,美國政府在許多美中議題都延續了川普政府的強硬立場,包括美國對維吾爾人遭種族滅絕的認定、對香港民主的支持、力挺遭受軍事恫嚇的台灣,美國也持續批評中國處理新冠疫情不夠透明,認為中國在經貿議題上依舊存在許多不公平行為。拜登與習近平上個月首度通話時,雙方也談到了這些問題,但兩位領導人依舊沒有共識。習近平則是重申美中對抗會是一場「災難」,強調香港、新疆、台灣屬於中國內政,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呼籲美方應慎重行事。
中美關係雖然牽動全球局勢,但雙方的政府高層上一次會晤已是去年6月的事。當時美國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與楊潔篪在夏威夷舉行會談,不過雙方也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成果。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亞太安全項目主席克羅寧(Patrick M.Cronin)認為,下個星期美中高層的阿拉斯加會晤,有可能僅是重啟對話,尤其雙方國內目前都有許多任務需要處理,這次碰面可能只是確認彼此在保持穩定關係方面仍有共同利益,但雙方也不想受到對方擺佈,因此快速達成共識的項目有限。
博明:不看好中國會讓步
不過布林肯10日也在國會聽證中表示,下個星期的美中會晤不代表回到過去那種高層對話模式。美中之間過去經常舉行戰略與經濟對話、或者全面經濟對話,但是這種高層對話機制顯然在華府關切的事項收效有限。但《華爾街日報》指出,北京方面仍然希望與後川普時代的華府建立各種對話機制,避免誤判。
川普政府的前國家安全副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10日在胡佛研究所主辦的一場線上研討會表示,既然拜登政府上任初期就跟中國官員會晤,建議美方應該為未來交往「設下條件」,而非謀求達成實質成果的議程。不過博明也懷疑,中方真的有意改善中美關係、甚至為此改弦更張。 布林肯對待中國的態度當然不如博明那樣強硬,他近日在外交政策演說中形容,中國是「美國21世紀面臨的最大地緣政治考驗」,美中雙方「在應競爭的領域競爭、在可合作的領域合作、在必須對抗的領域對抗」。
布林肯與奧斯丁出訪,可惜不來台灣
在美中官員阿拉斯加會晤之前,布林肯與奧斯丁會先出訪日韓。包括16日先到訪東京,與外務大臣茂木敏充、防衛大臣岸信夫舉行「2+2」會議。共同社指出,除了菅義偉訪美、強化日美同盟之外,最大的問題恐怕還是日本的對中政策。日本政府雖然強調布林肯與奧斯丁率先訪日,意味著美國對美日關係的重視,但共同社也認為,日本政府若與美國一同對中國保持強硬姿態,日中關係很有可能轉為惡化,菅義偉政府目前正為此傷透腦筋。
布林肯與奧斯丁17日則會轉往首爾進行訪問,並且與南韓外長鄭義溶、防長徐旭會晤,這也是拜登政府上任後,韓美最高外交政策和國防官員首次見面。韓聯社指出,雙方將就北韓核武、韓美日同盟、戰時作戰指揮權等問題進行協商。韓聯社強調,布林肯與奧斯丁此行出訪專門為了南韓和日本而來,證明美國對兩個亞洲盟國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