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位二二八研究者「覺醒」之路:我曾是社會的好公民,但不敢說我是台灣人…

2017-11-02 19:47

? 人氣

目前任教於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的何義麟(左),出席於蔡瑞月舞蹈社舉辦之「台灣史論壇」,也分享他所認識的張炎憲老師。(謝孟穎攝)

目前任教於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的何義麟(左),出席於蔡瑞月舞蹈社舉辦之「台灣史論壇」,也分享他所認識的張炎憲老師。(謝孟穎攝)

「我曾經是家庭的好孩子、社會的好公民、軍隊的好軍官,但我不敢說『我是台灣人』……」30年前二二八與白色恐怖仍屬禁忌字眼時,歷史學者張炎憲不畏壓力、義無反顧開拓台灣史之路,然而張炎憲學生分享,老師在「覺醒」前,其實也經歷過一段漫長掙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日下午,曾受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指導、目前任教於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的何義麟,出席於蔡瑞月舞蹈社舉辦之「台灣史論壇」,也分享他所認識的張炎憲老師。

曾不敢說自己是「台灣人」 出國才知沒有歷史的國家不會被尊重

30年前中華民國才剛解嚴,人民受到長久壓迫,還不敢提白色恐怖、二二八、更遑論台獨,連受難者家屬也不敢講話,張炎憲卻率先跳出來做口述歷史,希望能讓台灣人了解自己的過去。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表示,當時張炎憲曾被質疑「太勇敢」,但張炎憲只是瀟灑回答:「我又沒要做官,有什麼關係?」

而何義麟表示,自己也「很崇拜張老師,想說他怎麼這麼勇敢」,但參與編纂《張炎憲全集》、必須為第9冊寫導讀時,何義麟意外從一篇手稿〈我曾經〉看見老師不為人知的一面。

治史起造台灣國 張炎憲全集記者會_張炎憲.jpg(杜承翰攝)
何義麟表示,自己也「很崇拜張老師,想說他怎麼這麼勇敢」。圖為張炎憲。(資料照,杜承翰攝)

何義麟感嘆「張炎憲也經歷過一段覺醒的過程」

「我曾經是家庭的好孩子、社會的好公民、軍隊的好軍官,但我不敢說我是台灣人……」張炎憲這段話,讓何義麟感嘆「老師也經歷過一段覺醒的過程」,原來老師跟自己一樣,一開始也對台灣史懵懵懂懂、後來才成長出勇氣。

何義麟自曝,當初請老師幫忙寫推薦函去日本讀書時,他想專攻的其實是國際關係:「誰要研究台灣史啊,沒前途!但出國才發現,沒有自己的主體性就沒有人會尊重你,才從研究國際關係史變成台灣史。」

身為台灣人卻說不出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的歷史而在國外受到排擠,何義麟說這點老師也經歷過、也走過一樣的路。何義麟表示,張炎憲是從70年代出國碰到挑戰以後才開始「覺醒」,期間也經歷過一些消極、迷失與反抗,才終於決心回國開啟台灣史研究。

「研究台灣史還要跑去國外,國內不行!」留學歸國作育無數英才

拿到東京大學博士學位返國,理應是相當值得驕傲的事,但何義麟說,當年老師面對親友祝賀時其實一點也不開心:「作為被殖民者後代還要向母國學習,研究台灣史還要跑去國外,國內不行!」

台灣人不能在台灣研究台灣史、還必須跟前殖民者日本學習怎麼研究,這讓張炎憲無法接受,因此張炎憲自1984年專攻台灣史到2014年過世的30年來,也培育無數學者專才,希望能讓更多人一起探尋台灣的過去,才找得到未來,「讓斯土斯民產生自信」。

「老師從1984年到過世這30年所做貢獻,我想是不用再強調,他對台灣史的貢獻很大、很大……台灣人可以自己研究台灣史的時代已經來了,我們若不多努力,就對不起張老師為我們開出來的這條路!」何義麟呼籲。

「再多紀念活動,都比不上張教授還繼續和我們一起打拚。」周婉窈也這樣感念張炎憲。30年來,張炎憲不畏壓力開拓台灣史研究之路,讓台灣人步步構建回自己的歷史,剩下的,就是這一輩、下一輩台灣人的事了。

20171102-第12屆蔡瑞月舞蹈節台灣史論壇,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謝孟穎攝)
「再多紀念活動,都比不上張教授繼續邀我們一起打拚。」周婉窈也這樣感念張炎憲。(謝孟穎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