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標準隨著輿論而日益升高,正直之士高聲呼籲這些「鮭魚」們:與其把心思放在貪小便宜這種小聰明上,不如多關心歐美被歧視的亞裔、關心疫情跟疫苗、甚至是路邊需要援助的老人及街友。有些公司行號的老闆還出面聲稱:凡是名字裡有鮭魚的,他們公司一律不錄用。至此,大概已經為此次「鮭魚之亂」定調。
但是,筆者想問的是:台灣人耍小聰明貪小便宜這種事,是這次鮭魚之亂才開始的嗎?機關算盡地去改名字以求取短期效益的這種短淺目光,難道只是年輕人的專利嗎?
平心而論,現今各類商業促銷活動千奇百怪、琳瑯滿目,舉凡百貨公司週年慶折扣、或星巴克買一送一、大賣場開幕限量送贈品……,哪一次不是人滿為患、大排長龍?為什麼這些促銷活動總是能吸引社會大眾趨之若鶩且履試不爽,憑的不就是大眾貪小便宜的心態嗎?更不要說美國知名賣場好市多Costco來台灣設點之初,原本也是沿襲美國總公司的慣例「無條件退貨」,但在台灣一般民眾貪小便宜的心態下,把快用完的商品拿去退貨還沾沾自喜地嘲笑「美國人真好騙」,結果卻是破壞信賴原則之後,取消了「無條件退貨」制,害得真正需要退貨的人增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程序。
再談台灣長期以來的中小型企業,總是在政府諸多優惠政策下,被誘導往特定的產業發展,在一般情況下或許可以說為求生存或謀得公司的最大獲利,但從某種層面看來,這難道不也是一種貪小便宜的心態嗎?而在這種利益趨使之下,台灣各種大小公司普遍都存在有內外帳本之分,說小了還算是貪心便宜之舉,為的就是利用法規政策的漏洞來減少支出、擴大利潤,但若往大了說,這便是造假、逃稅、詐欺的犯罪行為。
最可笑的就是現今高等教育環境下的各大專校院,因為筆者實在無法不去聯想到這二十年來各公私立大學,為了取爭教育部各種競爭型計畫的諸多誇張行徑。從早期的「教學卓越計畫」到現在的「大學深耕計畫」,各大學每每為了計畫內容的各類KPI指標或執行成果,不惜變更學校的各種組織章程、修改學生各類的修業規定和畢業門檻、直接要求授課老師配合計畫修訂課程內容、甚至直接假造許多莫明其妙的數據和成果活動……,這些都只為了一個目標──配合教育部的各種優惠措施,爭取更多的計畫經費。許多私立大學甚至不是為經費,而是賠錢也要爭取計畫,因為這樣才能提高學校知名度和招生的註冊率。這難道就不是為了追求短期表面的效益,而忽略作為教育理念的本質嗎?如果說此次「鮭魚之亂」改名字的「鮭魚」們,為了免費吃鮭魚壽司而輕易更改名字,就是像衛道人士所批評的「數典忘祖」,那麼,近二十年來的各公私立大學,為爭取享有計畫經費而做的各種違反教育理念的做法,在本質上豈非都是同一個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