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聞經濟部釋出「非核減煤目標下觀塘接收站及其他方案分析」簡報,敝人藉此因緣提出一些觀察與疑問,以供各方思考相關議題。
首先,減煤的部分,簡報指出,若三接無法照現行版本執行,將導致燃煤用量無法減少500萬公噸。按台電燃煤用量最近每年平均粗估約2600-2700萬公噸,而發電業(含燃煤、石油、天然氣)貢獻全國空汙比例約5.4%(參見環保署《中華民國 107年度空氣污染防制總檢討》,第65頁),而經濟部之前也宣導「電力業細懸浮微粒PM2.5排放量在全國總排放量中佔比不到5%…各界關切空污議題,應該全面檢視空污成因、全面治理,不應誤以為鎖定火力電廠,空污議題就能迎刃而解」。
按比例粗估,500萬公噸燃煤發電貢獻空汙約1-2%,敝人無法理解為何政府忽然把燃煤發電空汙作為支持三接現行版本之重要理由? 不過經濟部若能釋出精算版本,說明如果現行三接版本無法執行,發電業整體將會貢獻空汙比例幾%,相信有助於民眾進一步釐清發電業與空汙的關係。
其次,簡報指出,三接未上線,備用容量率將變為12%-13%。2017年,林全院長已指出(相關報導:電力備用容量率15%下修為7.2%,林全:超過是浪費)
據台電提供的數據,7.2%是現階段能源轉型的下限,不要低於這個水準。不過15%是上限,太多其實是資源浪費。林全進一步說明,指出電力備用容量7.2%是下限,最好在7.2%以上。又根據過去歷史經驗,備用容量率7.2%,缺電問題不會發生,不過還是希望更高一點,因為現在是能源轉型時刻。
以敝人的認知,備用容量率的定義並未改變,何以今年政府忽然效法歷史上的擁核志士,把15%備用容量率當成聖旨一般不敢違逆?
中華開發工業銀行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民國93年之前,由於核四停建、第三波民營電廠尚未建置完成,台灣電力的備用率仍無法提升至合理標準,因此,「未來三年,台灣仍存在限電危機。」…中華開發銀行針對台灣各電廠營運狀況分析指出,我國從民國78年以來,電力備用率即一直無法達到合理標準(15%至20%)。
2000-12-19/經濟日報/14版
台綜院企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吳再益最近剛完成「停建核四與否的影響分析」報告…就電力供應來說,民國九十三至九十四年電力備用容量率分別降為百分之十五點五、百分之十五點四,全國系統供電能力未達合理備用容量率,隨時有限電的可能。
2000-09-10/聯合報/6版/綜合
經濟部長杜紫軍昨(25)日表示,今夏多次供電拉警報,核四封存後,會讓將來供電「轉不過來」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預估七年後(2021年)「絕對會限電」,當年的備用容量率將低至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