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薰觀點:琵琶記與陸文龍─崑曲少帥與京劇小將的自我挑戰

2021-04-04 05:30

? 人氣

戲曲藝術,易學難精,更要能在藝術表演上,展現成長幅度和自我挑戰,才能得贏得最終落幕時,更多的尊敬和喝采。(蘭薰提供)

戲曲藝術,易學難精,更要能在藝術表演上,展現成長幅度和自我挑戰,才能得贏得最終落幕時,更多的尊敬和喝采。(蘭薰提供)

戲曲藝術,易學難精,成為角兒的人,台上一分鐘,台下豈僅十年功!更要能在藝術表演上,展現成長幅度和自我挑戰,才能得贏得最終落幕時,更多的尊敬和喝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戲曲藝術,難在這份上,奧妙,和功力、魅力等量齊觀,也在這份上。

15年前,由國光劇團自北京崑劇團延攬入團,京崑兩門抱、人稱「溫帥」的一等小生溫宇航,以及台灣新生代京劇武生小將李家德,在國光劇團甫落幕的春季公演《開春宴》中,一位,自選南戲之祖,難度非常之高的男版《琵琶記》,在五十歲之際,以將自身崑曲造詣揮灑的淋漓盡致的精彩演出,和「自找的辛苦」(溫宇航語),實現自己引頸期盼多年的藝術願望。

另一位,則挑戰三年前拿下傳藝金曲獎最佳新秀的同齣戲《陸文龍》,三年前、三年後,自探成長幅度。果然從眾人期待的新秀小將,躍昇為舞台上異常閃耀的武生星星。

兩場演出,台前盡展藝術神采泡泡,背後,則是崑曲少帥,和京劇小將自我挑戰、嚴苛辛苦的藝術之旅。

「哈哈!宇航呀宇航,以此種方式選演《琵琶記》,這是你自找的辛苦!但卻使我在五十歲生日前,得以實現引頸期盼多年的藝術願望!」

崑曲「溫帥」溫宇航用這種方式,笑談自己的「自討苦吃」。

也談他如何分次因緣際會地習得琵琶記,從北京、紐約、台北,一路帶著、掖著、甜蜜地珍藏和醞釀著,最終自動請纓,在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得知他的心願後,得以在台灣舞台實現藝術之夢。

這也該是北京而來,落腳台灣15年,溫帥宇航,獻給這一方土、一群人的一份大大祝禮。

溫宇航表示,《琵琶記》是一齣十足的崑曲唱功大戲,無論生、旦都是從頭唱到尾。以如今串折方式呈現,更是對演唱功力的大考驗。尤其是其中罕見曲牌、獨特曲風,在別的戲劇作品中是看不到的。

光有唱功還不夠。溫宇航說,蔡伯喈(蔡邕)的腳色設定從巾生、小冠生、一直貫穿到大冠生,各有家門功法,考驗著表演者對人物的全面掌握度。

其中,更有獨到的表演樣式如:黃門官的近八百字、超大段貫口《黃門賦》;超長的「入破」至「出破」七曲連唱;〈書館〉中三人見面,演員須以「三角撐」的默契表演,在繁音促節中不斷扯位處理,其間,夾雜著緊鑼密鼓,溫宇航說,這正是崑曲表演中「風火戲」的表演特色。

而最後,蔡伯喈竟然是以嘶叫般的聲色協以跪蹉步下場,再再考驗著演員身段基本功,嗓音撐持力。

溫宇航說,「這絕無僅有的表演樣式,只有在《琵琶記》可以集中看到,領略這許多的唯一。」

溫宇航表示,《琵琶記》是一齣十足的崑曲唱功大戲,無論生、旦都是從頭唱到尾。(蘭薰提供)
溫宇航表示,《琵琶記》是一齣十足的崑曲唱功大戲,無論生、旦都是從頭唱到尾。(蘭薰提供)

一曲《琵琶記》,包含42齣折子,溫宇航從中挑選了以主人翁蔡伯喈為主的四個折子串接,不做增刪,呈現純度最高的崑曲精髓,但展現男版的視角,呈現文人入仕之後,上對朝廷法綱,下對父母、髮妻的無奈和難以動彈。

喜歡這篇文章嗎?

蘭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