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一塊土地,都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魂魄和力量,每一個時代,有幸的話,會誕生一個代表性的藝術作品。那麼,林懷民老師雲門舞集《薪傳》,便是象徵臺灣薪火、臺灣之力的代表作。
《 薪傳 》跨越了時代,凝 聚了彼此的心。對台上的 演出者而言,第八代的舞 者,毫不保留的拼搏,展 現出屬於2023年的《薪傳》,如同林老師所說展現台灣舞蹈萌芽50年的成果。
我覺得,身為台灣人,一生,至少必須看一次雲門舞集《薪傳》。不只因為那是先民渡海來台的故事,不只那是林懷民老師的經典舞作,不只是雲門舞集和朱宗慶打擊樂團兩個天團聯手,更是一股專屬台灣的力量和底氣傳承。
林老師藉著舞作,說了一些想說和沒有說的話。裡頭滿滿是對土地與人們的愛,和深深的祝福。薪傳不只傳力,還傳心。
薪傳創作的45年前,是一個特殊的年代。一方面,自1971年7月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密訪大陸開始,臺灣與世界的連結便開始動搖,七年後,國際政治角力裡的一張底牌被掀開。
1969年,林懷民赴美正式學習現代舞,1973年返台創辦雲門舞集。1978年,正值臺灣本土藝術萌芽階段,林懷民創作《薪傳》,一齣舞作凝聚了幾乎整代藝術家的心血。
作曲家許常惠帶領民歌採集小組到恆春聽到了陳達吟唱的滄桑民歌而感動落淚,林懷民創作薪傳,請邱坤良帶陳達北上,請他唱「柴船渡黑水溝,唐山過臺灣」的故事。陳達老先生說:「這我會,啊沒酒怎麼唱?」
幾粒花生米,兩口米酒之後,陳達拿起月琴,滔滔即興唱了幾近三小時,思啊想啊起,從祖先鹹心啊過臺灣,十大建設,到收尾臺灣後來好所在,三百年後人人知。林懷民從這龐大的史詩吟唱,剪輯出三小段,為舞作的發展點題。
不只陳達樸素深刻的民歌,薪傳45年間,不同版本的演出,還凝聚了奚松、董陽孜、陳揚、李泰祥、樊曼儂、朱銘、朱宗慶……等藝術家的同力創作,一齣薪傳,便是一整代藝術家合作的結晶。
臺美斷交之夜,在嘉義體育館的薪傳首演場,以及往後的演出,每當陳達蒼老淒滄的「思啊想啊起」在闇黑的劇院響起時,總讓觀眾深深動容,甚至淚下。
林懷民老師回憶《薪傳》首演那天,美國卡特總統宣布與我斷交,與中共建交。「那是一個很激情的時間,而演出就在當晚。那晚,有六千名觀眾擠進嘉義體育館欣賞薪傳,所有舞者和觀眾都很激動,哭的,叫的,呼喊的,叫的。台上下融成一片,簡直是觀眾和舞者一起強渡黑水溝,一起走過這所有歷程。」
12月16日,當時美國總統宣布將結束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而在同一天雲門舞集推出林懷民老師的新作《薪傳》,台灣和雲門,在同一天都處在歷史的轉捩點。一個代表外交史上令人失望的一天,後者,卻是臺灣表演藝術的一座里程碑。那時雲門五歲,林懷民3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