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嚴肅看待戰機失事

2021-04-10 06:00

? 人氣

空軍2架F-5E戰機22日傳空中擦撞,作者強調,更換裝備不等同於降低失事率,這是台灣社會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資料照,取自軍聞社)

空軍2架F-5E戰機22日傳空中擦撞,作者強調,更換裝備不等同於降低失事率,這是台灣社會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資料照,取自軍聞社)

22日隸屬空軍台東聯隊的兩架F-5E戰機失事,至今一位飛官死亡,另一位則生死未卜。對於空軍而言,此次的戰機失事對於其士氣造成嚴重打擊,對於台灣社會而言,失去國軍棟樑讓許多人感到難過、遺憾,於是乎各式各樣的究責聲浪此起彼落,一時間戰機失事成為各方討論的焦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有人認為,F-5系列戰機過於老舊是造成失事的主因,也有人認為F-5戰機的彈射裝備無法保護飛行員跳傘逃生,更是造成一名飛官以不幸殉職的原因。也有人士認為因共機時常擾台,造成空軍官兵戰備壓力倍增,進而加快戰機耗損的頻率,甚至有人將失事原因歸咎於馬政府時期,因延誤汰換高教機時機,進而讓空軍憾事不斷。暫不論是否對錯,但若是將部分可能的失事原因歸咎成主因,不免有失誤之處。

首先,一架飛機失事的原因,基本上分成機械、人為與天候等因素,當然少數案例為「複合型因素」所致。此次失事的兩架F-5E戰機固然為老舊機型。但放眼望去,美軍的B-52轟炸機、B-1轟炸機的服役時間更將近半個世紀,假使機齡高就等同於高失事率,為何美軍仍會持續讓相關機種服役至今呢?

其次,共機持續擾台的行為乃為事實,但根據空軍長年的任務機組規劃,幻象戰機、F-16系列戰機與IDF戰機為空軍主力(第一線)機種,均擔任相關的戰備、演訓任務,F-5系列戰機早已不擔任攔截/驅離任務,訓練年輕飛官、磨練飛官戰技才是F-5系列機種的主要任務。

第三,國內有專家學者認為,若是直接汰除F-5系列戰機上的彈射求生設備,則會讓彈射逃生的飛官,其生存率大為提高;該原因看似合理,但若是深入探究則未必是如此。

換裝新型的彈射座椅固然會提高飛行員的存活機會,但所謂的彈射座椅仍無法降低戰機失事的機會,就如同認定台灣若是採購美軍F-35戰機,則有能力直接嚇阻/擊敗共軍為一樣的道理。更換裝備不等同於降低失事率,這是台灣社會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最後,馬政府時代的高教機政策,根據當年的資料來看,馬政府時代強調「洋機國造」,簡言之透過國外高教機的技術轉移,在台灣建立一條高教機生產線,該作法不但可以直接提升國內航太產業的技術,甚至可以降低爾後台灣於開發新一代飛機的時程。就如同當年台灣開發IDF戰機一樣,其關鍵的兩具TFE-1042發動機是由美方「蓋瑞特」公司(Garrett)所設計,整架IDF技術並非全由台灣研製,最多是台灣將其技術整合而成。

一起軍機意外事故,固然讓許多人心碎,但社會上也充斥著許多與事實偏離的論述,本文認為相關的媒體與評論人,就事論事並以「軍事科學」做為出發才是朝向面對/解決問題的基本原則。

*作者為國家安全青年智庫研究員/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所碩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

宋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