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獻基觀點:社會救助預算0.5%的國家—我們為何冷眼看待人倫悲劇?

2017-11-16 06:50

? 人氣

報載的這對爸媽當然無法脫免小孩死亡的刑事責任(罪名是什麼還得細緻的討論事發經過),但我們設身處地試著體會:一對躲避債主、警察正在跑路的父母親,口袋裡沒有錢,買不起食物、奶粉,自己下一餐在那裡都還不知道,健保卡又被斷卡(小嬰兒可能根本還沒申辦健保卡),就醫被拒、飢寒交加時,新生小嬰兒又餓又病的哭(當過新生兒爸媽都能體會,那種的哭聲真會要照顧者的命),在全家生物性的需要無法滿足,又飽受精神折磨的情境下,人倫悲劇的發生不難想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17-10-15-副總統陳建仁15日出席《貧窮人的台北》植樹儀式,台下民眾高舉「沒有人是局外人」標語02。(朱冠諭攝)
圖為副總統陳建仁出席《貧窮人的台北》植樹儀式,台下民眾高舉「沒有人是局外人」標語。(朱冠諭攝)

理論上,國家有責任建構社會安全網體系,當作最後一道防線來接住這些無力面對社會風險的家庭以及小孩,在我國常以社會救助(法)體系稱之。但我國的社會安全網體系實在不讓人感覺完善,保護網機制啟動時往往可能已經接不住掉落在社會風險之中的人民。翻開106年全國總預算書,全國全年編列在「社會救助」名目之下只有92億元,只占總預算的0.5%,九牛一毛。說來更令人心痛,各地社工師鬧人力荒、低報酬高工時,工作全憑一股熱血熱忱,遇到社會問題上新聞還要被媒體民代網路肉搜鍵盤公審一番。

若說政府沒錢,大家一起窮也就罷了,但反觀政府用在其他硬體建設、援助外交、武器軍購幾百億幾千億的花錢都不覺得多,政客們整天在吵的各地蚊子館也是幾十億的灑錢,但轉頭回來照顧經濟弱勢人民只有那麼一丁點的預算,這種資源安排,要人怎麼相信每一個政治人物選舉傳單上口口聲聲喊的「社會公平正義」?

以我國的預算規模來說,在92億之上,就算再加100億,還不到「前瞻基礎建設」預算的十分之一。但只要稍微多這麼區區一兩百億(占全國常規的總預算不到1%),就可以以倍數計算的擴充社政單位、醫療體系中社工師的人力、薪資、中途之家的人力、物力、經濟弱勢人民的司法援助等社會安全網體系,或許透過醫院、學校、民政、警政、司法體系間橫向的通報(但這又加重醫院、學校、民政、警政、司法體系的擔子),或許能讓社會安全網體系能比現行更早一點的發動,或許加上金融銀行保險業者願意提供弱勢家庭理財建議、協助申請失業給付、就業職訓補助,醫院匯合社工體系,提供弱勢家庭計畫生育、嬰幼兒家庭照護的衛教資源,以上種種,或許我們有機會可以降低人倫悲劇的再度發生。

這麼多的「或許」總是個期待,但我也始終相信把資源用在這裡才是真正的「刀口」之上。在對社會政策祈願的同時,為了悲劇家庭小孩未來身心健康發展,請媒體們往後報導這些家庭悲劇不要再用聳動灑血的標題賺點閱率,也請社會大眾對社會問題的修補師-社工師們更多的鼓勵與支持,更請律師、金融、醫院的朋友們有機會對經濟弱勢的窮人們提供多那麼一點點的服務時間,或許你我這些多一點的努力,能讓社會新聞的版面空洞無聊一點。

*作者為巴黎第二大學法學博士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