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調的方便,一部份源自於嘉義緊密的人脈網路。汪兆謙談到,比方說劇中警察的道具、制服有問題,也能直接去找員警詢問,過去想像的警察角色都是剛正形象,但實際觀察,才發現看似應該不苟言笑的警官,講話也是詼諧幽默。
「我們這裡就是小地方,很多東西都遇得到。」汪兆謙笑稱,一方面除了大家幫忙,另一方面,也是這裡彼此距離很近,大家都能互相遇到,假如在台北,就很難這樣運作。
首演前裝台排練一個月 開演不再像賭博開獎
「小地方」的另一個幫助,則是嘉義表演中心與阮劇團超過10年的合作。台灣演出場館檔期總是塞滿滿,一齣製作往往要到演出當週,才能實際進場以正式規格排練,便曾有劇場總監笑稱,一檔大製作,千萬不要看第一天的首演,但等到第二、第三天,演出終於成熟到位後,這檔劇也要下檔了。
而從十多年前進駐嘉表以來,阮劇團已經與這座在地場館建立起多年默契,不只在《十殿》正式登台前,能借用空間搭台排練一整個月搭,最後北上前的試演場,更邀請在地鄉親一起進場觀看。汪兆謙說,過去進場就像「擲骰子」開獎,可以準備到更成熟再演出,是非常感謝的事情。
「很多人會說阮劇團是嘉義奇蹟,你很難想像,一個不是六都的地方可以冒出專門搞文化藝術的團體。」說著汪兆謙又說,一切還是要感謝貴人跟地方的朋友、長輩們一路相助。
民俗傳統融入劇場 長期培訓有別台北生態
要讓藝術養分在土地紮根,除了演出外,阮劇團也向下紮根,他們辦草草藝術節串連高中、學生社群,也透過人脈邀請各方老師們前來開課,儲備團員培訓一蹲就要3年,是國內少見的長期培訓,從一開始嘉義人搞不太懂這是什麼東西,到如今有志於劇場的台北青年都會南下甄選。
在嘉義,劇團訓練不只是表演、創作,家將陣頭、北管、布袋戲、牽亡歌等民俗傳統都是必修課程,《十殿》在嘉義試演結束當天,正是大甲媽祖遶境起駕,儲備團員們見習完前輩的表演,立刻就搭車趕赴台中,汪兆謙說,那是給他們的功課。
新生代團員莊庭瑜來自台南,北藝大畢業後,便回到南部、考入阮劇團,這回也將在《十殿》登台。她說,阮劇團的訓練方式,和過去在學校接受的西方學院式訓練截然不同,這樣綜合性的磨練,能讓演員回到劇場時,不只是在劇本裡成長,而當初如果繼續留在台北,應該是到處接演出案,跟在嘉義的培訓,是截然不同的成長。
從在地創作找回母語 阮劇團要讓台語和不同文化交流
以台語做戲,是阮劇團長期以來的招牌,但都從西方經典出發了,他們從未侷限於所謂本土,也曾與日本小劇場帝王流山兒祥合作《馬克白》、《嫁妝一牛車》,和香港劇場空間合作《皇都電姬》,汪兆謙解釋,希望的正是讓台語劇和不同語言交流。
此次在《十殿》裡,他找來馬來西亞演員鄧壹齡合作,由鄧飾演一位不堪長期照護壓力的婦女。鄧壹齡回憶,她去年飛抵台灣排戲後,就從零開始練台語,剛來的時候,很多臺北的朋友會邀請她上去玩,但全部都回絕,3個月裡沒排戲時,就是上菜市場、早餐店練台語、觀察,再把這些觀察提煉出來。
現為阮劇團台語顧問的創團元老盧志杰談到,畢竟有許多演員的母語並非台語,劇團除了固定有台語課外,台語劇本完成以後,也都會由他錄音讓演員邊練邊聽,也會請台語老師來看排練、指導。
盧志杰談到,許多腔調、文白讀音的差異,都要隨時請教老師,他也呼籲,台灣各地都有母語老師,鼓勵大家想創作自己的戲劇時,可以去和各地當地的教育系統合作,這些合作都需要磨和,「讓老師知道我們是尊重語言,我們知道他們尊重戲劇,這樣才會健康。」
18歲成年禮 《十殿》盼訴說30年台灣縮影
回到嘉義耕耘,轉眼就過了18年,阮劇團本週起就要帶著《十殿》北上,站上國家戲劇院,緊接著月底陸續登台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和汪兆謙相識多年的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指出,他當初如果留在台北,也會有很好的成績,但回到嘉義,對創作絕對是很好的養分。
對於這部成年禮之作,汪兆謙也希望透過劇中30年的愛恨情仇,訴說同樣1980年代出生的台灣人縮影,「你在這些角色裡賦予苦難的投射,甚至是這些角色的投射,這部戲有生跟死,五大奇案輻射出去,其實是過去台灣各階層的受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