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舞台好像很遠,上去才發現,原來距離觀眾席沒那麼遠。」農曆年前,阮劇團浩浩蕩蕩地進兩廳院試演採排,回憶第一次跟大家一起站上國家戲劇院舞台,副團長余品潔激動地哭了出來,「原來沒有那麼遠。」
18年前,甫考上北藝大戲劇系的汪兆謙,想起過去嘉義人總要搭火車到台南、高雄看表演,想著讓故鄉鄉親也能看,他於是號召高中時期的話劇社夥伴,在幾乎只能稱為傻勁的動力下,每年寒暑假回到嘉義演出。
「我們的劇團」阮劇團於是成形,一開始的舞台,是沒有鎖的教室、荒廢的月台,然後慢慢踏入嘉義表演中心,從自辦藝術節只賣出500張票的窘境,到如今帶著新作《十殿》踏上三座國家級場館。
今年正是阮劇團成立18年,汪兆謙說,這就是他們給自己的成年禮,余品潔則笑道:「我們會很開心地上台北,這些演出,跟我們在廟口的演出,價值都是一樣的。」
由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出資的三館共同製作,已經邁入第二屆,2年前由阮劇團以《十殿》脫穎而出;過去,阮劇團本著經方經典結合在地元素的概念,將莎士比亞、莫里哀劇作結合台灣民俗信仰、文化元素後,改編為台語劇作,2年前,他們以改編本土經典小說的《嫁妝一牛車》在台北連演12場完售,劇迷好評連連。
汪兆謙當時說,阮劇團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軸線從西方拉回台灣本土,《嫁妝一牛車》就是「轉骨」的過程。
「小地方」大家都遇得到 《十殿》從嘉義鄉親汲取養分
《十殿》無疑是下一個階段。啟發自奇士勞斯基電影《十誡》,把聖經十誡移到當代波蘭社會住宅,《十殿》以十殿閻羅、地獄審判等概念出發,將台灣五大奇案:林投姐、陳守娘顯靈、周成過台灣、呂祖廟燒金、瘋女十八年,搬移到當代沒落的住商混和大樓,故事橫跨30年,從90年代的經濟起飛到金融風暴,再到2021年的台灣。
背後有三座場館的支援,《十殿》得到更充足的準備時間,編劇吳明倫耗費2年時間進行田調、劇本編寫,在如今劇場因補助制度,每年都要推出新作的環境下,格外珍貴。
田調過程豐富了劇本的底蘊。如改編自《呂祖廟燒金》的屠夫角色,吳明倫談到,劇中的屠宰場場景,一開始的調查都是看相關報導、影片,但那可能是國外或規模較大的屠宰場,等實際去到嘉義當地的屠宰場,才發現和想像截然不同,很窄、很擠,和電腦螢幕上看到的樣子完全不同,也更能觀察屠宰廠內員工彼此的互動。
「那個豬就在我們前面。」余品潔回憶,當時豬隻電擊、放血的距離,距離團員所站位置不過1、2公尺距離,正面承受感官衝擊,讓許多人回去以後,好一陣子都不敢吃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