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對台灣人才外流問題示警,學者:台灣缺的是關鍵人才

2017-11-21 09:50

? 人氣

教授辛炳隆針對台灣人才外流問題提出方案。(資料照片,陳明仁攝  )

教授辛炳隆針對台灣人才外流問題提出方案。(資料照片,陳明仁攝 )

IMD發布最新人才報告,對台灣人才外流又無優勢吸引外籍人才提出警訊。學者認為,國內高等教育擴張太快、學歷貶低化,建議學習新加坡模式,配合產業發展找到關鍵人才。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台灣不缺專業人才,而是缺乏關鍵人才,關鍵人才的重要性,就像台灣科技教父、已故總統府資政李國鼎當年找回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回台發展IC產業一樣。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天發布「2017年IMD世界人才報告」,台灣在受評比的63個國家或地區中排行第23名,與去年持平,在亞洲則是位居第3。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辛炳隆:無相對應市場,台灣培養的人才外流

觀察今年台灣3大指標表現,首先「投資與發展人才」排名全球第25名,優勢表現項目為企業重視員工訓練及健康環境,分居全球第10及第12,但劣勢是公共教育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比重(GDP)及中學教育師生比為全球第46、45名。

對目前面臨的人才外流困境,辛炳隆說,台灣因高等教育擴張太快、學歷貶低化,相對稀釋了專業領域人才,在國內無對應勞動市場下,台灣培養的人才只能外流到國際市場,這是意料中事。

辛炳隆認為,就產業面分析,還是要看市場機制,企業常說找不到人才,不願增加薪資,待遇太低,最終無法吸引國內外人才,導致產業缺乏國際競爭力,引起負面的循環。例如政府每年海外攬才團獲致的效益不高,也是因為台灣面臨產業轉型,卻沒有對應的人才可以投入的結果。

他指出,立法院剛通過的人才專法,透過法規鬆綁攬才、留才,剩下是企業本身對提升價值、增加社會責任的認知,政府該做的都已經做,最終不可能補貼企業人才的薪資。

「學習新加坡模式,配合產業發展找到關鍵人才」

辛炳隆建議,台灣應該學習新加坡的模式,配合產業發展找到所謂「關鍵性人才」。現在人才專法通過後,逐漸健全法制面,政府針對前瞻性的產業找到人才,對產業與勞動市場才有整體提升的效用。

政府的確已經注意到人才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國發會官員表示,政府已針對留才、攬才、育才3大面向,提出21項具體策略,以完善台灣人才的培育、延攬與整備。

在吸引及留住人才方面,立法院已通過「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並優化稅制與通過產業創新條例,增加企業獎酬工具運用的彈性,預計將可明顯改善台灣留才及攬才環境。

在育才方面,政府刻正強化外語能力,推動開放性彈性學制,並強化跨領域數位人才之培育,以提升台灣人才的培育與整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