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尼克森在1972年2月21日訪問大陸北京,尼克森專機抵達北京之前,美方也許是擔心台灣方面會製造兩岸事端,阻擾尼克森訪問大陸,美方在尼克森出發前幾日,透過管道向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傳達訊息,要求尼克森訪問大陸時,台灣必須停止空軍的戰鬥機飛行訓練。蔣經國當面告知參謀總長賴名湯美方的要求,儘管賴名湯滿心的不悅。還是下令空軍戰機停飛半天。
美國對台灣頤指氣使,無非是拿人手軟,台灣靠美國提供的安全保障多年,在政治上不能不接納美方的意見。但是,台灣國府與美國雙方長期以來的雙邊關係,始終存在著某些不信任,因為美方總是藉著推廣民主為表面的理由,干預國府的內政,並且在台或明或暗支持台獨團體,1949年前後美國駐台外交官,為了不讓中共入侵台灣,甚至意圖組織政變,推翻國府在台的統治,讓台獨團體控制台灣,尋求聯合國或美國託管。反對國民黨的台籍人士或者如前台灣省府主席吳國楨這類外省菁英,多跑去美國,美國也容許他們批評國民黨在台統治,更讓國府對美國懷有戒心。
蔣中正總統在台復職後,對於台灣需要仰仗美國提供軍事上的安全保障,十分清楚,故在外交上與美國密切合作,韓戰爆發時,蔣中正主動向美方表達,願意從台灣撥出兵力,支援韓戰,但是蔣中正的好意,遭到美方冷淡的回應,國務院認為蔣中正只管派兵打仗,所有後勤支援仍然仰賴美方。艾森豪總統任,雙方關係稍微改善,尤其對於金馬外島的安全,艾森豪同意美軍可視情況開火,美方也逐步交運台灣噴射戰鬥機。
但在甘迺迪總統1961年就任後,雙方關係又走下坡,一方面台灣懷疑美國要推動兩個中國,另一方面甘迺迪反對蔣中正反攻大陸,被台灣視為是阻止中國統一,雙方嫌隙加大,甘迺迪在1963年11月遇刺後,台灣居然沒有派人赴美弔唁,美方大表不滿。
台灣當時為何沒有派特使赴美弔唁呢?當時的副總統陳誠在日記說,是因為時間來不及。陳誠的說法,難免有些推託,但是甘迺迪派來台灣的美國大使柯克,對待國府的態度很不好,陳誠都在日記抱怨柯克態度不佳,蔣中正也不喜歡柯克,這些不滿自然都會牽連到年輕的甘迺迪身上。1975年蔣中正病逝後,美國對於派特使來台弔唁,一度降低層級,後來還是在美國內部政治壓力下,改派副總統洛克斐勒來台。
台灣從1960年代開始受到北京在國際社會攻勢強勁,幾無招架餘地,1971年又被迫退出聯合國,自此,台灣所能倚靠的國際盟友,也僅剩下美國,對於美國的支持與援助,是台灣感到最矛盾的朋友。由於尼克森曾在艾森豪總統任內訪問台灣,住在蔣中正的士林官邸,國府未雨綢繆,在尼克森上任後,提出租借四艘潛艦與採購幽靈式戰機的要求,都遭到美方拒絕,不過,這時台灣早已意識到軍事反攻大陸的困難,以及美方的反對態度,國軍的建軍主軸,已經從準備反攻大陸,轉換為防衛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