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意凡觀點:台灣媒體的邊陲困境

2017-12-05 06:50

? 人氣

馬康多就是馬奎斯見到的近代南美洲的景況,近代南美洲各國,在社會學家Immanuel Wallerstein的世界體系(World-Systems)理論裡,是「中心,半邊陲,邊陲」裡屬於半邊陲或邊陲的國家。中心與邊陲是相對概念,取決於其國家進行的生產行為在市場的壟斷程度,也就是獲利率程度,而一國政府在國際上的力量與政策決定了其可以吸引到的生產行為類型。在這樣的理論架構中,台灣的處境也屬於半邊陲,近年更趨邊陲。處於半邊陲與邊陲的國家,受制於中心國家的政經情況與政策,人民幾乎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可以說,台灣一直以來,在抽象意義上近似《百年孤寂》裡的馬康多,而此地的菁英與準菁英過往的精神渴求,則近似老邦迪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現在不只是互聯網本身帶來的資訊傳散,更重要是位於中心區域的領先媒體機構,挟著訓練精良的報導人才,與由中心地區出發的採訪網絡,雖改變嫌慢,但仍然一年比一年加強的互聯網化,終究改變了這些老邦迪亞們的精神環境。全世界位於半邊陲/邊陲的菁英,可以與中心菁英同時間、花費類似成本,獲得高品質的有關中心國家重要事務的資訊,並知曉其世界觀與價值觀,這意味著半邊陲/邊陲菁英們,減少了自己與中心菁英的知識不對稱劣勢,甚至有機會脫下處於邊陲地區的桎梏,參與世界大勢,掌握自己的命運。

菁英的競爭性與危機感使這種轉移過程非常迅速深遠,而採訪網絡只及於半邊陲/邊陲國家的媒體機構,無論如何提升新聞品質,都無法喚回流失的菁英讀者了。也就是說,當中心地區的媒體滿足了全球菁英的資訊需求的同時,半邊陲/邊陲地區的媒體,若沒有更好的辦法滿足全球菁英,便只能成為其他種類需求的滿足者。

中國,網際網路,互聯網(AP)
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當然無可避免地包括訊息的產製和內容。(AP)

台灣傳統媒體試圖滿足其他種類的需求,尤其最大宗的娛樂需求,在這幾年的確提振了收視與點閱率,但在未來將面臨嚴峻挑戰。首先,許多人雖不尋求中心地區的資訊,但主要在乎的是依興趣、價值觀、經驗所形成不同社群的資訊。依此長出的獨特網路社群媒體,其破碎化以及與粉絲互動的緊密度,不是傳統媒體能理解的形式,而這些社群網媒早揚棄廣告收益模式,改透過粉絲發展垂直電商,此種競爭,將要求台灣傳統媒體更大幅度地整改。 

在一般性的娛樂資訊方面,搜尋引擎與社群媒體才是真正的入口。全球的新聞網站現在所有超過7成的外部導入流量,來自Facebook與Google,可想而知娛樂性方面的新聞佔比將更高。已失去品牌優勢的既有媒體機構,必須與眾多新興網媒與網紅競爭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的注意力,同時又無法掌握與導流方的分潤模式,而可以與之競爭用戶時間的娛樂內容平台,多如繁星,比如Youtube,Netflix,Spotify,或者Candy Crush。因此比如近日傳言Rupert Murdoch欲賣掉持有的21st Century Fox娛樂資產方面的股權,僅留下能左右政治的新聞媒體資產Fox News與News Corp,便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指標,指出傳統媒體欲依靠娛樂性內容成長,其實也只是進入另一個生存競爭殘忍的原始叢林。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意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