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風評:事前黑箱作業、事後迴避監督,國防部離譜!

2017-12-07 07:30

? 人氣

事前黑箱作業、事後迴避監督,國防部離譜!-國防部長馮世寬的仰天長笑。(蘇仲泓攝)

事前黑箱作業、事後迴避監督,國防部離譜!-國防部長馮世寬的仰天長笑。(蘇仲泓攝)

中科院要與民間業者「合資」成立公司,國防部以機密為由,拒絕對立院公布中科院與哪一家公司合作。坦白說,離譜、荒謬,如果民進黨再次護航,立法院接受此事,那立法院不如就廢了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防部以擴散國防科技研發成果、兼顧國防自主與商業市場利益為由,準備由中科院以「技術入股」方式,與民間業者合資成立公司。未來這家公司要以中科院技轉的科技成果,研發與生產軍事精密工業零組件,同時透過此方式將國產軍事產品推入國際商業市場。

不管成或不成,原來這該是美事、好事一件吧?但國防部卻拒絕對立院公開合資的公司名稱,理由是「機密」,只說「都是很多年合作的廠商」,而且向立委保證說「中科院占了相當席次的官股董事足可監控」。

國防部與中科院的說法錯誤,而且離譜、無知到完全不知本身的定位及投資不受監督的嚴重後果。中科院是國防部下的行政法人,董事長就是國防部長,所有資源、資金都來自政府─也就是納稅人,因此豈有不受監督的道理?

而對外投資、合資因牽涉到利益,其敏感度與利益性高,即使中科院說其「實際未出資」,只是以技術作價入股,似乎沒拿錢出來就沒事,只是拿中科院的技術,「有虧損我們就吃下去」。但這些人完全忘記這些能拿來「作價入股」的技術,是國家支持下、投入資金、資源開發出來,可不是中科院私人擁有,愛給誰就給誰,他人不得與聞。

更何況,中科院難道還不明白,與民間公司合資成立公司,就是一種投資,只是中科院拿的不是資金,而是技術去作價入股,其投資的性質與拿錢投資完全一樣,為何就可迴避監督?

國防部與中科院更別忘了,即使只是技術作價入股,或甚至只要有技術移轉,都牽涉到利益的移轉與分配,豈能事前黑箱作業、事後迴避監督,連公司名稱都不願對立法院說。如果中科院的技轉、投資可以如此行事,淪為私相授受,那其中可「運作」、上下其手的空間,就實在太大了。立委指可以成為「另一個鐽震案」,並非虛言。

民眾怎知一個市場價值5千萬的技術,是否以500萬的價值賤售(作價入股)給「友好廠商」?又萬一合資的民間公司拿到技術,與中科院派出的董事「裡應外合」,把技術「偷」到自己其它公司賺錢,這家合資公司就讓其虧損倒閉,外界又要如何監督?

去年兆豐洗錢案發生時,社會各界普遍懷疑國內有政客涉及洗錢,要求公布匯款紀錄。當時即使是礙於銀行法的規定與個資保密等原因,不能直接對外公布,但有關單位還是把全部匯款紀錄,以祕密會議型式讓立委了解。

如果連法律有明訂不得公開的金融機構匯款紀錄,在涉及重大事件與爭議時,都必須「私下公開」給立委,中科院的「合資對象」,就算真有不宜公開之慮,至少也應讓立委能了解與監督。豈有連技術入股的合資對象,都不能讓立委得知?如果立法院能接受中科院這種迴避監督作法,就是失職了。

而從這件事看國防部不顧體制、法令的「機密心態」,倒讓人同情慶富案中的銀行團了。銀行團在慶富案中縱有疏失之嫌,但銀行指責國防部「事事機密」,讓銀行團完全無法監控廠商,恐怕也非無的放矢。而才被慶富案「咬一口」、部長馮世寬還道歉的國防部,難道又沒有一點警覺、又要再挖一個坑洞埋自己嗎?

以創立全球最著名的新聞獎普立茲獎而聞名的美國報業巨頭普立茲曾說:「凡是犯罪,凡是敷衍,凡是欺騙,凡是罪惡,皆依存在祕密之下。」

即使是機密,別忘了,立法院審查預算或專案,舉行秘密會議是常有的事。民進黨第一次執政的扁政府從末期,急乎乎的搞一個「鐽震案」,最後在媒體曝光後,以解散告終,並遭到監察院糾正,難不成蔡政府準備捲土重來,搞一個更大的黑箱?慶富案,國防部違反預算法挪調不同軍種預算已經夠離譜,現在連轉投資民間公司都要以機密為由迴避監督,視國會為無物,國防部、中科院,把合資公司包在祕密之中,真是為了國家機密?或是為了欺騙?犯罪?還是罪惡?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