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二度衝擊損失上億 藝文工作者提前轉型,這項關鍵卻仍欲振乏力

2021-05-19 09:10

? 人氣

歷經疫情第二度衝擊,不少藝文工作者儘管已有過去經驗,開始轉變工作習慣甚至轉型,但在最常被討論的合約簽訂上,仍受限於現實接案壓力而尚難有效改善。圖為街頭藝人表演示意圖。(資料照,林瑞慶攝)

歷經疫情第二度衝擊,不少藝文工作者儘管已有過去經驗,開始轉變工作習慣甚至轉型,但在最常被討論的合約簽訂上,仍受限於現實接案壓力而尚難有效改善。圖為街頭藝人表演示意圖。(資料照,林瑞慶攝)

我國疫情趨緩已久後,近日連日警戒升溫。面對第二度疫情爆炸,回顧過去一年來的慘痛教育,不少藝文工作者也已超前部署,除了現場演出外,也試圖另尋其他收入來源平衡,此外過去超過8成藝文工作者,接案時不一定會簽約的業界習慣,也在風氣下開始獲得改善,不過藝創工會常務理事何岡娗表示,關鍵問題依然是發案的案主不喜歡簽約,「而許多人也會害怕,一旦說要簽約就會丟掉案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新冠肺炎疫情第二度來襲,在防疫警戒逐漸升溫下,各行各業無不受衝擊,其中藝文工作者再度成為重災區,文化部長李永得於立法院備詢時便表示,今年初步估計,從升為二級警戒到6月8日,整體藝文產業的損失約為6億。

去年疫情首度來襲,藝文產業大為受創,包含國際書展、金曲獎等大型活動也紛紛取消、延期,院線票房一度也僅剩同期4成,值此時分,文化部先後推出兩階段共52.2億藝文紓困,其中不僅救助困難事業,此外因應藝文工作者多為接案、承攬業務(即所謂SOHO族),而非受顧員工特性,也提出個人紓困申請;根據文化部統計,2020藝文紓困總共核定2萬3423件,其中高達1萬5694件便是個人申請。

20190212-「第27屆台北國際書展」參展書商攤位。(蔡親傑攝)
受疫情衝擊,台北國際書展已經連續2年取消,圖為2019年第27屆台北國際書展。(資料照,蔡親傑攝)

而在紓困申請上,文化部更開放不需合約,僅需以通訊軟體對話記錄、電子郵件、業主開立證明等,可佐證演出因疫情衝擊遭取消之證明,即可進行申請紓困,不過,看似方便的背後,可說是一場大病凸顯了藝文業界沉積多年的病灶。

風險下個體戶簽約意識提高 藝創工會:關鍵仍在業主不願意

做為個體戶的藝文工作者,在業界長期口頭、電話聯絡工作的習慣下,往往缺乏合約保障,根據藝創工會2019年勞動調查顯示,各類型包含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平面設計等工作者,接案時一定會簽約比例皆不足2成。

藝創工會也指出,調查過程中,不少受訪者都表示曾因沒有簽約,而在案子臨時被取消,完全無從索取賠償,而也常有人因為擔心拿不到案子,因而沒談好契約就接案,卻在後續遭遇業主欠款,或因報酬計算方式模糊而導致爭議的情況。

20200323-藝術工作者簽約情況調查。(藝創工會)
根據藝創工會調查,藝術工作者一定會簽約比例皆低於2成。(資料照,藝創工會)

如今歷經一年過去,劇烈衝擊下一切生態有何變化?藝創工會常務理事何岡娗表示,可以感受到現在大家更有意識要簽約,「但回到關鍵問題,還是業主給不給簽?」大家還是會怕,一說要簽約就會丟掉案子,不過確實有開始有意識到這件事。

臺灣街頭藝術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陳信達則指出,目前藝文工作者,確實大多都更重視簽約,明白這樣對雙方也比較有保障,但在如果是接商演活動的話,還是比較少。

陳信達說明,通常規模較大的演出,比較會有簽約的動作,小型的活動通常都只是詢問、訊息上的確認,甚至他指出,即使案主有提供合約,也可能被扣著,直到活動確定順利舉行後才回簽,這是個體戶常遇到的狀況。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