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先前向德國藥廠BioNTech洽購疫苗,但中國上海復星以代理權為由從中阻撓,最後疫苗採購未果,而當時美國、德國、日本,甚至連南韓都向台灣求助晶片,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曾稱,若台灣半導體產業「完全停產1年」,估計全球電子業匯損失4900億美元。《彭博》23日直言,台灣缺乏疫苗會危及晶片供應鏈,且主要國家同時在計劃減少對台灣供應晶片的依賴度。
《彭博》表示,台灣目前僅約1%人口接種疫苗,可能中斷支撐當地經濟的晶片產業,也對已經緊繃的全球供應鏈帶來衝擊,而我國駐紐約辦事處處長李光章20日接受《彭博》訪問時強調,若台灣無法取得更多疫苗,就會造成「後勤問題」,更警告全球此舉反而給了中國大好機會,長期下來台灣半導體產業會受到侵蝕。
台灣半導體處境內外交迫
《彭博》提到,全球汽車、電腦產業2020年面臨晶片短缺,讓台灣可藉半導體大廠台積電(TSMC)具備全球影響力,「台積電是全球尖端半導體的領頭羊,代工全球56%的晶片生產,客戶包括蘋果(Apple)及高通(Qualcomm)」。不過台灣的好運瞬間用完,疫情期間還遇到缺水、停電狀況,股市出現不確定性,原本表現亮眼的股市重挫。
《彭博》指出,台灣還面對美國、歐洲、日本開始主張要能自行生產晶片,而在美國禁止出口晶片技術給中國後,中國砸下數十億美元投資半導體產業。「我認為我們過度依賴台灣及南韓,這是重點,我們必須平衡全球供應鏈」,全球最大半導體公司「英特爾」(Intel)執行長杰辛格(Pat Gelsinger)告訴《彭博》,美國和歐洲作為應「更積極」反制西方花錢給亞洲生產的「不平衡」狀態。
A Covid surge threatens to disrupt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 and could hurt the world's supply of chips https://t.co/Zqfpzx7q7T
— Bloomberg (@business) May 24, 2021
憂台灣成中國取得技術後門
杰辛格不是唯一這樣認為的人,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5月曾說,拜登政府正在與台灣政府、台積電商議晶片短缺問題,且有意減少美國對台灣的依賴。另外,台灣可能成為中國取得技術的後門也是美國國會議員關切重點,麥考爾(Michael McCaul)及柯頓(Tom Cotton)均敦促美國政府和台灣交涉,有更多作為「減緩台灣企業提供給不安實體服務及技術」。
麥考爾和柯頓所說的「不安實體」即為與解放軍有關係的中國國有企業,而美國計畫投入500億美元推動自行生產晶片計畫,以及給予歐洲、南韓更多承諾,讓台灣有了危機意識,且《華盛頓郵報》4月揭露台灣世芯電子(Alchip)提供中國軍方附屬的資訊技術公司「飛騰」(Phytium)晶片,不過世芯強調一向遵照台灣法規,也暫停出貨給飛騰。
美國跨黨派支持自產晶片
《彭博》寫道,台灣也注意到中國招兵買馬台灣工程師,台灣勞動部隨後指示,求職網站不可刊登中國公司徵人廣告,違規刊登廣告的求職網站和「獵人頭」公司可處新台幣50萬元,協助台灣工程師去應徵中國公司則會罰新台幣500萬元。至於美國的半導體供應鏈策略,要等百日檢討報告6月4日發布後,才會有更明確的方向,已知美國跨黨派支持自行生產晶片。
另外,台灣同時面臨缺水、停電等問題,也讓半導體產業維持運作出現疑慮,台灣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佩真(Arisa Liu)向《彭博》表示,台灣能克服上述挑戰,也能「在台灣生產大部分產品以維持全球需求,這點沒有問題」。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教授紀駿輝則稱,不少台灣政治人物敦促政府用晶片換疫苗,但政府未明確行動,「若美國關心台積電的晶片供應,就會有給台灣疫苗的動力」。